艺术文化学视阈下的中国书法

2019-10-21 02:04王迪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
关键词:艺术

王迪

摘要: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艺术文化学的视野来审视书法成为大势所趋,这对于推动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艺术;文化学;中国书法;传统哲学

古人云:“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也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如果要讲文化、汉文字的创造从一开始便是文而化之到家的了。古人把自己的学养,性情和当时的心境叠加到一起,今天的我们更要像中国艺术精神提倡的那样,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这就是根本。

一、书法源于万物而归于道一统

中国的书法历史悠久,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它凝聚了自然之灵气,它是美的创造,它是心灵的艺术。大自然里的一切,充满了生命运动的节奏;而古今的书法家们,不断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创造书法之美,抒发心中情感,形成了中国书法独特的美学特征。中国的书法不仅实用、还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书法有益于养心,更是为古今人士所津津乐道。

中国的书法,它是心灵的艺术。所以杰出的书法家,他写字不是仅仅用手写,是同时用他的心在写,而且只有他是用心在写,他这个书法作品才具有很强的魅力,这也是我觉得中国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字的外形属于形式美,那么真正的书法,它是要和人的精神相通,是要表达人的一种情感,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二、书法重视一脉相承而源远流长

甲骨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因为是刀刻,故其笔划犀利坚劲,挺峭生辣,简洁明快,意象高古。之后兴起的是周秦篆书。线条圆融流畅,劲健遒韧,结构宽舒匀适,气象雍穆浑右,大篆之见于石刻者,有先秦之石鼓传世。秦小篆,是秦统一六国的通行文字。由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订正。统一“书同文”的重大举措,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他的传世小篆典型泰山刻石,是始皇帝登泰山封坛祭天的铭文,相传是李斯所作。它的书风特点明显,笔画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骨力劲健,布白精当停匀,体势卓然挺拔,气象肃穆庄严,为中国书法雅正之风开宗立品。其中锋用笔,至今被后人研习。后又有程邈,秦朝时衙县狱吏,因获罪囚在狱中,长达十年之久,在狱中作隶书三千字奏始皇,释放获御史一职,隶书于是风行于时。

书法自觉时期出现在汉末年代的灵帝熹平年间,朝廷令蔡邕集天下善书刊石经于太学门外。朝廷设鸿都学,开以书取士之风,朝野上下争相习尚,日书万字。汉碑盛行,这与汉帝国沉雄博大,雄视天下景象正相符合。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思想文化最活跃、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都出现了异彩辉光的现象,名人志士玄谈雅尚,将魏晋风度推向空前绝后的巅峰。唐代是书法的成熟之时,法度的谨严造就了一大批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名垂千史的著名书法家。纵观宋朝书法,无论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於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苏轼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书家、画家集于一身者居多,书家不事丹青尤可,画家则决不可不习书法。中国画有题跋文款即始于元代,这对后世的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明初几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爱书法。國家设有中书科,凡能书者,授官中书舍人,在内阁中办理文书。但是,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破。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坛渐成“帖学”和“碑学”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书法流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民国时三十多年,处半封建半殖民地,是安定的多事秋。社会环境,书法艺术依然取俗的成就,是清晚书风的延续,考证成果的探讨有重大进展,草书呈兴势。郑孝胥始书馆阁体,海间长于沈增植、李瑞清切磋书艺,遂转碑学。民国篆隶楷行四体皆能,其楷行二体精,正书工整精丽,匀称洁净,笔力遒劲,字势雄强,行书纵横冲突,卓尔不群。

三、赏会品鉴

赏会品鉴,是中国文士清识雅尚的常态。魏晋以来,赏会品鉴风靡兴盛。赏玩法书名画,成为雅尚。唐太宗李世民极喜王羲之书法,于是命人在民间广收其墨迹,多至数百幅,又派臣取隋朝僧智永(王右军第七世孙)所藏《兰亭序》,并命冯承素临摹来赏赐臣下,一代名书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皆以习王书为根,世有欧得其骨,虞得其意,褚得其韵,薛得其态之品次。

在中国书法史上,千人一面、千字一形的“馆阁书法”历来不得好评,即因其缺乏创造性、个性化与想象力。历代书法家对创造性、个性化、想象力三者的奋力追求和高度评价,确实已构成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富有生机活力的精神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少农《孔子思想》[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6月

[2](清)孙诒让撰孙启治点校《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 2017年6月

[3] 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