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融合探究

2019-10-21 21:54周开国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5期
关键词:融合分析生态规划城乡规划

周开国

【摘 要】城乡规划是指由政府对城乡发展建设对应的空间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给予保护,并合理开发和利用各项自然资源,使社会保持公平和公正。在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是一个新兴产物,同时它也是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主要趋势,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以下对关于生态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融合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乡规划;融合分析

引言

乡村地理条件与城市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区别,合理利用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以此确定不同建设功能区各要素的布置,对所建设的功能区整体进行具体的布局。要想持续科学合理的控制城乡之间的发展,则要抑制工业化生产中的污染源向农村蔓延的现象发生,对城乡边缘地区的管理工作应作为重点来关注,用科学性、规范化的设计手段加强管理,从而促进城乡生态的和谐发展。

1城乡规划的概述

城乡规划指在一段时间内为了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的优化,而对城乡的性质、规模以及长远的发展等方向进行研究,其核心是城乡功能的定位。城乡规划管理是对城乡规划工作具体过程中的把控,包括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核以及落实等工作,通过城乡规划管理对城乡规划目标进行分析的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控城乡建设方向和资源。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经济激增,但其背后是大量自然资源的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改变了传统的高消耗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建设以及文明建设。此外,考虑到城市建设用地缺口较大等问题,城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应该合理规划城乡建设,结合城市文化特色,制定适合该城市发展的城乡规划形式,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发展模式,同时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对城乡规划内容进行分析并作出适当修改,从而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2生态理念融入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城乡规划发展设计效果关系到城乡之间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直接影响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对构建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城乡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发展理念是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态社会的城乡发展设计中,人们必须拥有高度自觉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价值观。城乡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发展理念是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城乡规划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和速度,更加大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城乡规划发展中融入生态发展理念有助于城乡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能有效提升城乡生态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城乡规划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实施工业清洁生产,通过改进生产机械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及改良工艺技术等方式,进一步削减城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污染,降低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进而在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对人类健康和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融入生态发展理念的城乡规划能合理优化能源结构和能源消费布局,采取措施使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现阶段能源结构主体,并大面积推广生态旅游、生态住宅及绿色交通出行方式,以节能、节水和高舒适度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提高城乡发展的生态经济效益。

3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在生态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态建筑设计比较重视理论。但是人们太依赖理论,故在设计规划上很少考虑实际情况,导致设计规划并没有满足生态建筑的要求。同时,建筑施工设计人员等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足,相关的设计人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大面积种植绿化或者是种植绿色植物自己就是生态建筑设计,但是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具备的生态性和环保性并不高,反而是弄巧成拙。从总体上来说,生态建筑设计上缺乏专业水平。我国关于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再加上生态建筑起步很晚,发展的时间晚而且发展过程艰难,高新技术与生态建筑之间的结合出现很多问题,导致生态建筑的设计水平并不高。

4生態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融合分析

4.1合理运用生态技术手段

首先,通过将植被覆盖在建筑墙面上,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来对生态建筑的室内温度与环境湿度进行调节,使城乡居民能够在最适宜的自然环境下生活;其次,生态建筑建造的重点就是要充分利用太阳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增加采光面积与采光效率,以此来满足生态建筑内部生态系统的能量需求;最后,在普通居民住宅里,空调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而通过对生态建筑的植物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布,并将建筑附近的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就能够实现室内通风的良好循环,减少了室内空调的使用频率,大大节省了能源的消耗,从而达到了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标准。

4.2完善城市规划和城乡一体化规划,培养生态理念意识

近些年以来,国家为了农业集约经营尽快实现现代化,加快了城乡统筹规划的步伐,使城乡一体化规划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这项工作对城乡结合部的环境保护大有裨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乡村也出现了一些作坊式企业,这些企业的任性发展,使乡土环境变得污浊不堪,过度无序的建设家庭式作坊相伴而生的是村村冒烟的状况。我国传统农业中就有博大的智慧,乡村有着天然的可持续循环体系,一些行之有效的生产模式如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就是生态农业的关键内容。传统的生态农业在乡村建设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的同时,需要强化全民生态理念意识,使人们在践行中自觉保护生态,尊重大自然。培养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理念,即要融合综合因素考虑生态问题的教育,还要实施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教育,更要在践行时将生态理念始终贯彻于城镇化进程中,尤其是在乡村要提倡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并将几千年农业生产中自然形成的一种保护环境的方式寻找出来,从而推进乡村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4.3加强各部门各专业的共同合作

在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工作,无法单独地依靠设计师的力量来完成,因此就需要各个专业各个部门成员的协调配合。总体来说,一项完整的生态建筑设计项目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工程师、施工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生态建筑的设计者要根据城市的发展现状,并在深刻理解生态建筑相关理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时代发展的生态理念并给出一套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再由领导层与设计者一起讨论修改出最后的生态建筑设计模型;然后,工程师在建设地点进行实际勘测,并将勘测数据与设计模型进行匹配,发现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最后,拿到生态建筑设计模型之后,接下来就由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建造过程,保质保量地确保生态建筑的完成。

结束语

无论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还是城镇化建设规划设计中,都需要融合生态理念实施调整,将区域环境资源的承载力要作充分慎重的考虑并进行实际调研,不能出现了污染以后再进行治理,也只能是亡羊补牢、于事无补,要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提升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调整相应的产业结构,将经济、生态、环境三者相结合,并将生态理念切实落实到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设计环节中,促成城乡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丽.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7):15.

[2]腾飞.绿色生态理念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影响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4):196.

[3]郑丽丽.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城乡规划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20.

[4]吴晓宣.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8):110-111.

猜你喜欢
融合分析生态规划城乡规划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相关性分析及安全生产应用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措施
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探究
探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可行性及策略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初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融合分析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