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毒原为冠状病毒,患病鸡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该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大肠杆菌通常不会使鸡患病,但是通过临床观察,当鸡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时容易引起大肠杆菌并发症,严重会致鸡群死亡。鸡一旦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会造成鸡场效益下降,不利于养鸡产业的发展。该文在分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检验结果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此类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鸡;支气管炎;大肠杆菌;感染;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3.067
0 引言
当鸡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时,其白身身体机能和免疫力不断下降,给各种致病菌提供了入侵的机会和条件。大肠杆菌作为鸡肠道内较为活跃的病菌,一旦鸡抵抗力下降,会使鸡患病。鸡作为成群养殖的禽类,一部分鸡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使其他鸡受到传染和影响。
1 临床症状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某镇的饲养员发现鸡群的异样,随即便向该镇畜牧兽医站寻求帮助。饲养员告诉兽医整个鸡场都完成了疫苗防疫工作,但是现在1/3的鸡出现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此外,这些鸡的精神状态极差,并且常腹泻。患病鸡的粪便为灰白色,有些鸡的粪便伴有血迹,患病较为严重的鸡有死亡的情况。
2 实验室诊断
2.1 大肠杆菌检验
首先,兽医应采集病死鸡的喉头、鼻腔、气管粘膜、肝脏和及肠系膜淋巴结组织作为检验的病料。然后,将病料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在37℃的环境下,将病料培养24 h。24 h后可以发现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出现了圆形凸起、半透明的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出现了红色菌落[1]。把这些菌落进行分离,然后接种到肉汤中,在37℃的空间里,培养12 h。12 h后如果发现试管均匀混浊,在底部存在少量沉淀物,即鸡的患病菌为大肠杆菌。
2.2 PCR检测
PCR检测用来监测鸡是否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这是一种常见、较为科学的检验方法。兽医应将采集到的病料低温保存运送到江苏省动物防疫中心,进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监测。防疫中心利用RT-PCR检测技术,检测到鸡感染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2]。因此,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挽救尚未死亡的患病鸡群。
3 治疗措施
3.1 隔离患病鸡
根据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将患病的鸡群与尚未患病的鸡群进行隔离。同时,应对患病鸡或者病死鸡的鸡笼和粪便进行彻底的清扫,防止病毒的传播和感染[3]。饲养员应在这段期间时刻关注鸡的状态,一旦发现类似病状,立即采取隔离举措。此外,饲养员应使用消毒水对鸡舍进行消毒,上午和下午各1次,以保证未患病鸡的安全。通过此种方式可以防止健康的鸡群遭受传染,也有利于建设干净清爽的鸡场环境。
3.2 药物治疗
将患病鸡与未患病鸡进行隔离以后,要重点对患病鸡进行疾病治疗。在兽医的指导下,饲养员可以在患病鸡的食物中掺人10%氟苯尼考、10%多西环素、甘草颗粒,连续服喂1周观察鸡的康复情况。同时,还要在鸡饲料中多添加维生素A,增强患病鸡的抵抗力。还可以连续使用1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同时,要将咳喘康水煎后加入到患病鸡群的饮水中。此外,在患病鸡的饲料中加入合适比例的盐酸吗啉胍原粉,使用1周后观察康复情况。如果康复效率较差,需要继续使用。
3.3 对未患病鸡进行紧急免疫
尚未患病的鸡并不是绝对安全的,需要提高未患病鸡群的免疫力。饲养员应在兽医的指导下,使用疫苗H52对尚未患病的鸡群进行滴鼻,滴入量应在兽医建议下进行操作。除此种疫苗外,还可以在兽医的指导下对整个鸡群注射H120型弱毒疫苗,此疫苗可以使鸡获得对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体。通过这一紧急免疫操作过程,可以提高未患病鸡的免疫力,避免感染疾病。
4 预防方法
4.1 定期对鸡进行疫苗注射
为预防鸡患上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饲养员应定期对鸡群注射H120型弱毒疫苗或者将H52滴入鸡的鼻中。通过此种方式可定期提高鸡的免疫力,进而有效防止冠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的入侵。疫苗的注射不仅增强了鸡群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促进鸡的健康成长和繁殖,有效降低了鸡群的死亡率,降低了养鸡场的资金风险,有利于养鸡场的可持续发展。
4.2 定期对鸡笼进行消毒
在鸡已经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时,对鸡舍进行简单的消毒远达不到彻底清洗鸡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饲养员树立清洁意识,养成定期对鸡舍消毒的习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生石灰溶液以及高锰酸钾溶液对鸡舍进行定期的消毒,消毒次数最好是每天一次,最好是在清理完鸡粪便后随即进行消毒。对鸡舍进行定期消毒不仅能为鸡群提供清新干净的生存环境,还能促进其健康生长。
4.3 将鸡群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冠状病毒和大肠杆菌的肆意泛滥不仅于鸡体抵抗力有关,还与鸡群的密度密切相关。鸡群密度大的鸡舍通常排出的鸡粪较多,造成鸡舍环境的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细菌滋生的可能性更大,鸡群患病的可能性也更大。此外,一旦一只雞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菌,那么整个鸡群都会在短时间内被传染。因此,养鸡场应将鸡群的密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要在狭窄的鸡舍内养殖过多数量的鸡,进而有效预防冠状病毒和大肠杆菌。
4.4 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高、湿度大的鸡舍也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饲养员应将鸡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夏天过热就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降温,冬天过冷就采取措施提升鸡舍温度,并且时刻保持鸡舍的干燥。
5 结束语
鸡场的饲养员一旦发现鸡群的异常,应立即寻求当地兽医的帮助,兽医通过实验室的检验结果确定鸡群的患病情况。如果发现鸡确实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应在兽医的指导下采取应对措施。首先,应迅速将患病鸡隔离,使其余健康的鸡不受此病的传染和影响。其次,要立即采取采取药物治疗,挽救已患病的鸡群。最后,对假定健康的鸡进行紧急免疫,防止其感染此类病菌。养鸡场还应重视此类病症的预防,定期对鸡进行疫苗注射和鸡笼消毒,为鸡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不给大肠杆菌提供入侵机会。
参考文献
[1]黄菁.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福建畜牧兽医,2018(4):52-53
[2]马华俊.一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当代畜牧,2018(2):27-28.
[3]黎艳.一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J].当代畜牧,2017( 17):35-36.
作者简介:吕诏斌(1982-),男,汉族,江苏溧水人,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