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更好地解决与预防养殖羊群中出现羊肝片吸虫病,需要充分结合羊肝片吸虫病的特点与临床诊断结构,制定出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措施,进而为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该文针对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及特点展开分析,针对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展开研究,希望可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养殖羊;肝片吸虫病;诊治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3.061
0 引言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寄生在肝胆管内的寄生虫疾病,人畜都可以感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坏,同时也会对养羊工作造成影响,该病的发病率高,对羊群造成严重的危害。
1 临床诊断及特点
1.1 特点
羊肝片吸虫病主要是因羊误食含有肝片吸虫囊蚴的水草,而导致出现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肝片吸虫的外观主要成树叶状,虫体长度为20 - 30 cm,宽度为5- 13 cm。新鲜的虫体颜色大致为肉红色,通过浸泡后虫体会呈黑色。肝片吸虫的虫卵为椭圆形,颜色呈褐色,并且其虫卵上有卵盖,长度为130 - 150 μm,宽度为70 - 90μm。虫卵内的主要成分为卵黄细胞,同时虫卵在外界水中15 - 30℃的温度下,经过1O - 25 d孵化出毛蚴,这时毛蚴会钻进宿主椎实螺体内进行发育成尾蚴,当尾蚴离开螺体后会依附在水草中形成囊蚴。当羊在吞食含有囊蚴的水草后,囊蚴会随着食道进入消化道,并在小肠内脱去胞囊形成幼虫,最终会通过腹腔或门静脉进入到肝脏与肝组織中,对羊的肝组织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使羊出现肝片吸虫疾病[1]。
1.2 临床诊断
早期发病时,病羊表现为不间断腹泻,病羊的眼睑与下颌位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精神萎靡、皮毛杂乱粗糙、身体快速消瘦。发病后,第3天出现死亡,死亡的病羊下颌肿大程度远高于初期发病时的肿大情况,同时眼睑浮肿情况也在不断增加。病羊发热,体温度高于正常体温3-5℃,同时也会出现精神萎靡、腹泻情况越发恶劣、皮毛脱落、体重下降,并且在触诊中,也可以明显观察到病羊腹部出现水肿,其采食量下降。此外,对已经死亡的病羊进行解剖时,会发现病变的主要部位集中在肝脏与胆管,部分病羊的病情较为严重,其出现病变的位置已经逐渐蔓延至胆囊。心包出现纤维素性炎症,肝叶边缘出现硬化,并且其肝叶边缘形状也会出现变化。
2 治疗及预防措施
2.1 治疗措施
(1)发病初期,可以灌食硝氯酚片约100 mg,治愈率为72.73% - 91.67%,这一治愈概率与诸多相关研究人员多次给药的治疗结果大致相同。在实际展开治疗试验中,需要充分根据病羊的体重调整剂量。通常体重在50 kg以上的羊,每次喂食5 - 10 g,而体重30 - 50 kg的病羊需要每次灌喂3-5 g,2次/d,连服3d。采用这种方式,治愈率为81.82% - 83.33%,这一治疗概率会远低于相关人员连续3d给药的试验结果。在实际针对2种药物展开比较的过程中,应用呲喹酮片剂的治疗药效相较于阿苯达挫干混悬剂,其治疗效果更佳。通过试验得知,当病羊在口服70 mg的呲喹酮片剂时,需要将每次服药的间隔时间设置为5d,共计服用的药物次数为3次,这一结论属于治疗病羊肝片吸虫病的最佳剂量、用药间隔、用药次数。此外,在病羊发病后期时,需要通过灌食硝氯酚片与静脉注射促反刍液200 - 500mL、注射复方盐水500 - 750 mL、止痢牲血素5- 10 mL、维生素B25 - 10 mL、三磷酸腺苷5- 10 mL等完成对病羊的后期治疗[2]。
(2)随着近年中国畜牧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内蒙牧区家庭养殖羊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加上牧民居住的较为分散,使养殖人员在实际养殖中并未接受较为科学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导致牧民对于肝片吸虫病的了解较少。而牛羊类正是肝片吸虫病感染的主要宿主,当牧民在养殖牛羊类中,一旦出现肝片吸虫病会导致该病在牛群与羊群之间形成循环感染,牧民经济受到损失。而目前较为有效的方式就在于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对于该种知识的宣传科普力度,在全面提高牧民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牧民对于寄生虫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充分针对寄生虫治疗技术展开培训,并在培训的现场做出相应的示范,使牧民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到对寄生虫的治疗措施。
2.2 预防措施
在针对羊肝片吸虫病进行预防中,不仅需要养殖人员提高对养殖羊群的注意度,同时还需要提高对羊群每日食用草料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在针对羊肝片吸虫病进行预防中,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实现:①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在更改传统的饲养方式时,可以充分选用放养结合的方式,从根本上降低出现混牧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按照以户为单位的方式进行放牧;②充分改善放养环境的卫生。在放牧中需要尽可能避免在低洼地、河边等囊蚴较易附着的草地进行放牧,尽量选择较为干燥的高地位置进行放牧,同时羊舍还需要定期进行打扫清洁,而羊粪也需要每天进行清除;③有效消灭中间宿主。消灭中间宿主的方式,可以使用硫酸铜等化学药物完成对螺体的杀灭,同时也可在低洼区域饲养鸭,利用鸭消除低洼区域内存在的椎实螺;④当养殖羊群出现病羊时,需要及时针对病羊的发病情况进行确诊,同时还需要尽早隔离病羊并针对病羊进行治疗。此外,针对其他健康羊需要及时灌味驱虫药物进行预防,从根本上降低传染的情况出现[3]。
3 结束语
针对羊肝片吸虫病的特点及临床诊断的分析得知,羊出现肝片吸虫疾病的主要因素在于误食含有囊蚴的水草,最终不仅会造成羊出现诸多症状,同时也会对羊生命造成威胁,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失。通过上述的治疗方式,可有效治疗羊肝片吸虫病。此外,羊肝片吸虫病属于可治疗疾病,只有尽早确诊并采用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可得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驱虫,从根本上缓解病羊的症状,同时还可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柱昌.绵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 ll):185.
[2]张忠湛,江希玲,孙亮.一例山羊肝片吸虫病的实验室诊断体会[J].当代畜牧,2017( 62):52-53.
[3]斯郎曲措.绵羊肝片吸虫病与梭菌病混合感染的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 (8):191
作者简介:金锁(1971-),女,蒙古族,呼伦贝尔鄂温克旗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