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包诗”课文的教法

2019-10-21 18:28赵雪梅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古诗

赵雪梅

摘要:“文包诗”体裁的课文是苏教版创新的一种教材文体,诗文并茂,文章(故事)是由教材编纂人撰写的对于古诗的解释,其存在是为了辅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这本是一种极好的做法,可是在授课过程中却出现了为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包含的诗人抒发的情感,教师对于用以解释诗的“文”加以重点分析和揣摩,使本来只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文”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的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文包诗,是教文还是教诗?

关键词:文包诗;黄鹤楼送别;古诗

一、文包诗:教文还是教诗

文包诗这一类体裁的课文,应该以诗为主,可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诗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如何准确地发挥文章的“辅助”作用,达到文包诗的教学效果,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一堂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堂教学实录为例,笔者做了一下分析。

《黄鹤楼送别》课堂教学片断:

师:歌和诗都可以用来抒发离别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的诗。(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请用1-2句话来概括文章大意。(板书“李白”,“孟浩然”)

生:文章写的是李白送孟浩然去扬州分别时的情形。(等)

齐读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依依惜别的感情。(师板书)

师:请打开课本,读一读,划出体现“依依惜别”的地方。

生1:“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和歌都可以用来抒发离别之情”,教师一句话引出了本次课的主题,点出了两层意思:①诗。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或与诗有关的课文。②离别。突出“离别”的主旨,定下了课堂的格调。这一句话对整个课堂,对学生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接着教师引出了李白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启发学生说出这首诗讲述的大概事件,其中包含的基本的感情。学习这首古诗,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情,这是本次课的两个教学目的,在开课即点题,目标非常明晰。转折在于“师:请打开课本,读一读,划出体现“依依惜别”的地方。”这将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引向了文章,学生找出了“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等句子,并且课堂教学的大部分从这里开始一直落在对文章的分析上了。这些对话和描述是文章撰写者根据诗意想象并杜撰的,教师却一直执着于在这些文章段落中挖掘古诗包含的情感,让学生诵读和表演,分析“永世不绝”,“伫立”,“凝视”的意思,直到文章的最后,李孟分别,才引出古诗。师:送君千里,终需一别,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使得古诗的地位因为文章而弱化了。在充分地通过文章抒发了李孟的不舍之情后,才回归到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反而成了文章的点缀。在这里,教师抒发的以及让学生理解的不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友情,而是后人对李白与孟浩然深厚友情的理解和歌颂。这就是典型的“教文”。

文包诗的教学讲究诗文多维链接,相映成辉,目的是使学生热爱古诗,能够诵读古诗并从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古诗用极简洁精妙的语言蕴涵了丰富的感情,并非几句白话文解释能够穷尽。文章只能用来帮助理解,其中用来解释的文字固然精妙,可是它也不是诗人原有的情感,成人不应该把自己对诗的理解以这样的方式强加给学生。教师在教授文包诗一类的课文时,只应加以基本的引导,保证课堂教学的主题不偏离轨道即可。

二、文诗归位的对策探究

(1)凸现诗的主体地位

在文包诗这一类体裁的课文中,诗是课文的主体,那么怎样凸现这个主体的地位呢?笔者认为,①要始终抓住诗这个主体,从诗中产生疑问,到文中寻找可供参考的答案,再回到诗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地回归诗的学习。“文”何时该出现,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完全取决于学诗的需要。比如在《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中,学习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读了这首诗的课题我们可以明白,这首诗写的是在黄鹤楼这个地方送别孟浩然去广陵这件事。“故人”点明了诗人与孟浩然的关系,“故人”是什么意思?带着这个问题,教师使学生走进了“文”去寻找答案。诗句的意思也在文中找到,通过对“文”的学习使诗的意思了然于胸。有的时候,诗的意思也许从文中找不到答案。比如,“孤帆遠影碧空尽”中的“孤帆”在文中就找不到确切的解释,文中表达这句诗意的句子为:“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而这个词本身却是最能体现李白对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的词。宽阔的江面上,事实上肯定不止孟浩然一只白帆,可是李白说“孤帆”,表示出的意思是李白的眼里只有孟浩然乘的那一叶小舟,这正体现了对友人的不舍,心中只有对孟浩然的牵挂,以致于无暇顾及江上其他的船只。因此,对诗意的学习也不能照本宣科,要应诗的需要进行阐发。也就是说,从诗出发,以诗为主,诗文匹配,相映成辉。②引导学生自主解读诗。文对诗的阐释和理解代表教材的编纂者对诗的解读,它并不属于学生。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构筑一副李白送别孟浩然的图景。学生所构筑的送别图,与文中所述定有不同。这样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展现了个体对文本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

(2)诗中“情”的激发

《黄鹤楼送别》这堂课之所以出现了轻诗重文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激发情感的需要。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送别来理解和体会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当中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惜别和不舍,一个“孤”,一个“唯”,固然可以阐发出诗人内心的怅然若失,可是对于现代人而言,这却不如“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来得更直观更容易让人理解。所以教师就重点分析了“伫立”和“凝视”来激发学生理解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字词的分析和反复诵读文章,突出这些关键词语,整堂课给人的感受是“煽情”,依依惜别之“情”,浓浓的友谊之“情”无处不在。可是笔者不禁要问,学生真的能理解这种感情么?还是,他们只是知道?知道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个疑问产生于时代和年龄不同造成的感受上的差异。试想在李白的年代,通讯是如此缺乏,像李白和孟浩然这种大诗人,游走于宦场于田园之间,居无定所,即使是要见面,也是几个月甚至是上年的行程。今朝一别,再会无期。知己难求,李白与孟浩然如此深厚的友情,在离别面前如此深厚和沉重,这并不是一般人都能理解的。对于通讯发达的现代人而言,完全理解这种再会无期的怅然本身就很困难,更何况是对小学生呢。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慢说他们是否明白知己对人生的意义,他们的人生经历还不足够与李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许当年纪渐长,他们会明白失去一个知己的影响,回味起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才能有所体味。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虽然他们表现出“能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事实上,他们只是“知道”,并非理解。他们知道李白对孟浩然的离开依依不舍,知道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有深厚的友谊。除此之外,他们能做的就是爱这首诗,能够诵读它并掌握它的含义。当教师明白了这个情感发展的过程,就不会对这篇课文情感上的目标定得超乎学生的现实发展,也就不会花那么大气力在文章中发掘李孟的“依依惜别”。所以,对文包诗体裁课文中的“情”,要考虑到时代和年龄的原因造成的诗人与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应当适度。唯有适度,才能不偏离课堂的中心,不倾覆诗在文包诗体裁课文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瞿卫华.文诗匹配 多维链接[J].江苏教育.2006.1.

[2]赵宝珺.论中小学生情感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6.

[4]蒋成云,韦国清.凸现教材特点,注重文化传承[J].小学教学设计.2006.4.

[5]刘伟.浅谈情感教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0.3.

猜你喜欢
古诗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春日
劳劳亭
学古诗
古诗中的数学问题
古诗鉴赏,你不得不熟知的答题模式
我会猜
读古诗 猜谜语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古诗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