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的点数》教学设计

2019-10-21 17:45李高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点数运动会礼物

李高燕

领域:科学(数学认知)

年龄段:中班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本次活动我以森林运动会情境贯穿始终,让他们在这个情境中点数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小动物个数。并能把所学到的点数方法解决运动会上需要的,啦啦队的个数和运动器材的个数。同时渗透了创新思维的培养,让他们站成不同形状的队形。每一环节都体现出生活化、游戏化。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孩子探索出点数方法,同时也拓宽了孩子的思维,做到因材施教,使孩子们在不同层次上有所发展,也体现了家园合作,携手前进,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

活动目标:

1.学习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总数.

2.能够的自己动手操作并用语言表达.

3.体验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懂得表达对妈妈 的感恩之情.

活动重点:学习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学习手口一致点数8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教具:森林运动会ppt、运动员进行曲音乐。

2.学具:小熊图片、带有数字的圈、呼啦圈图片(每人6个)、飞镖图片(每人8个)妈妈的礼物每人一张。

活动模式:创设情境→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应用)

活动流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ppt(森林运动会场景)

师:小猴要举办森林运动会,他邀请小朋友来观看,并给每小个朋友准备了一份送给妈妈的礼物,这个礼物很神秘,你们想不想知道什么礼物?(想)谁表现好,运动会结束时这个神秘的礼物就会出现了!

(析:以森林运动会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探索发现

1. 出示ppt

师:参加接力赛的动物有几只?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用学过的方法点数,别的小朋友认真观察(手和嘴)、仔细听他是怎么点数的?最后一次数了几?(叫个别幼儿回答)。

师:参加拔河比赛的动物有几只?请另一名能力弱的幼儿点数让幼儿观察他错在哪里?(叫个别幼儿回答)

2.集體点数拔河比赛的动物(播放幻灯片来一个小动物点数一下,最后点数几总数就是几)

3.师幼小结点数方法:手口一直不重复、不遗漏,最后一次数几总数就是几。

(析:孩子能运用以前学过1-5的点数方法大胆尝试1-8的点数,并能让不同层次孩子大胆点数,引导幼儿探索出正确的点数方法)

三、实际应用

1.师:数一数你身边的人和物(观看运动会的第一组小朋友有几个?运动场地有几张桌子?)

2.操作活动:

(1)摆一摆游戏 按数取物

师:小猴让第一组小朋友请出6只小熊给接力赛当啦啦队,第二组小朋友请出7只小熊给拔河比赛当啦啦队,请出来的小熊用你喜欢的方式让他们站成不同的队形(圆形、长方形、十字形、一字形等等)。

(2)套圈游戏 按物取数

师:第三组小朋友把小猴准备的体育器材呼啦圈、飞镖进行统计,有几个给手指上套数字几(数字1-8)

(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幼儿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使他们在不同程度有所发展,同时也拓展了孩子的思维,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里不但会点数,还会摆不同形状,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赠送礼物

1. 小猴发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今天要去和妈妈一起观看运动会的门票,回家后送给妈妈(一定数是几个图案?就是你们的座位号。并要说感谢妈妈的话)

2.合作交流:两个小朋友互换角色演一演(一个当妈妈,一个当孩子)

3.用同样的方式把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回家后送给妈妈。

五、活动结束:

伴着运动员进行曲准备回家和妈妈一起观看第二场“森林运动会”。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把活动变成幼儿动手的操作、摆弄(摆一摆游戏),动嘴的讨论、交流,(两个小朋友互换角色演一演)动脑的思考、想象(摆弄不同形状的东西)。同时也照顾了全体幼儿,注重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操作活动这一环节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游戏,“摆一摆游戏”照顾中、优等幼儿,套圈游戏照顾学困幼儿),使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发展。

猜你喜欢
点数运动会礼物
我要参加运动会
送错的礼物
爱的礼物
画点数
礼物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破解心灵感应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
巧猜骰子
移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