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淳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生有效学习、自由发展的沃土。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也面臨着更多的要求与挑战。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小学语文是最能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只有保证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字素养,为未来的个人发展和人际沟通打下坚实基础。
1落实学生地位,推动教学理念革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学习者,他们是课堂的主体,更是推动课堂教学进步的动力,所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对于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育模式下,语文课堂更多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知识探究主动性的激发极为不利,所以教师需要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落实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借助测试掌握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对学生上述表现的综合分析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例如,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上表现欠佳,那么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有助于习惯养成的内容,借助规范的学习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行为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他们的学习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并且语言的本质就是交流性活动。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频率,可以促进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以此增加教师的亲近感,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为了达到此种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课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保持学生所具有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多加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给予夸赞,促进其更好地学习;对于回答有误的学生,要先对其进行肯定,然后再指出其错误,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基于新课改理念组织教学工作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做出了明确要求,基于此,小学教师要将新课改理论深入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把握新课改的要求、内容,并以此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师本位”理论,基于新课改理念,充分树立起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基于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起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持续创新与突破。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改变传统的读文章,找答案,体会文章思想的教学模式。从语感培养等方面组织阅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理解文章,使学生在获得良好阅读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除此之外,基于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语文学科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发现生活中的相关素养,使学生获得自然的审美情趣。
4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处于思想萌发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个人潜能和想象能力的开发和培养。例如,在《雨点》课文的教学中,有部分拟人化手法,如“睡觉”“奔跑”等词,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自己去想象雨点是如何睡觉和奔跑的,同时让学生互相讨论,下雨时自己看到的雨点是什么样的,有何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也能将拟人手法的使用方式和效果教授给学生,发挥一举两得的作用。当然,除了提问的教学形式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前置作业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例如,在《珍珠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鼓励家长陪同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或其他方式提前了解珍珠鸟的习性和特点,做好知识储备,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知识小竞赛、小比拼,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带来的满足感和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设计生活实践,提高知识应用水平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注重知识教学,却忽视知识的应用,这使得很多学生都变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家”,这既不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目标,也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想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并学会应用,就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应用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锻炼,课后作业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其可以通过融入生活化内容来达到这一目标。例如,在每年的寒假我都会为学生布置“写对联”的活动,我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为自己家写一副对联,由此让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让他们能够获得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也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6基于新课改创新教学方式
新课改强调,在教学中要打造有效课堂与高效课堂,对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高效利用,创造出更大的教育价值。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优化,基于语文学科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备课阶段,教师要思考如何选择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内容,并精心设计课程。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情境创造、小组合作、分层教学以及游戏教学等丰富教学方式,调动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加强课堂互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对语文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结语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现代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以及新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也要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识字、组词、写作等教学过程,推动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云.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7(28).
[2]刘善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2)
[3]严小翠.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