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的小学数学教学浅析

2019-10-21 15:41黄晓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钟表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黄晓燕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特殊学校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人士的关注。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善教学环境和丰富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帮助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缺陷的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以鼓励这些学生在接受特殊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为社会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我县特殊教育起步较晚,起点较低,教学创新方法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创新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就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浅显探究,以期为我县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

一、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特殊学校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有一个普遍的特性,那就是身体上或者智力上存在缺陷,不管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这些缺陷对孩子来说都像是一把利剑扎在他们的心头,时不时地被人剜一刀,嘲讽一番,旁人异样的眼光令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在短时期内很难走出。这也就导致这些学生在上课时沦陷在自己自卑的世界里,不愿打开,也不愿接受新知识的滋养,因此,教师迫切地需要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

二、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教学策略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他们接触实际生活的机会相对较少,一些生活中存在的数学知识仍然会使他们感觉到比较陌生。

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对“钟表的认识”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使学生将自己家中的钟表带到学校,指导每位学生亲自感知钟表的结构和形状,对于聋哑学生教师可以使他们利用手语积极讨论钟表时针、分针、秒针等的运行过程,积极借助他们手指的灵活性;而对于盲人学生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自己所感知的钟表结构进行图像临摹,调动起其他的感官,以对钟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是在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鉴于特殊学校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比较弱的特点,教师就应该重视实践和趣味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传授”“灌输”数学教学模式,应立足于尊重学生数学学习需求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同时,数学教师还应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使用一些直观的、具有展示性与引导作用的教学用具来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教师须理性地认识到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情感意志,避免因广泛性的课堂教学而导致个别数学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形成自卑心理、厌学心理。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良好的数学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的机会。数学教师在学生展示自我的同时,还应结合差异化教学评价适时地、适度地给予学生相应的肯定式的教学评价,让每一名小学生均能够在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均能够不断地收获到成功、不断地超越自我,并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同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四、心理诱导,启迪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心理诱导的方法,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窗。尤其针对“特殊教育”的特点,心理诱导更是一剂灵丹妙药。它可以使学生由迷茫变得清醒,由犹豫变得坚定,由呆滞变得聪明。

如長城小学修建校舍,原计划投资40万元,实际投资减少到36万元,节省了百分之几?这道题中有关减少的部分没有直接给出,此时,教师给予了适当的诱导,节省了多少万元?学生很快求出:(40-36)=4(万元)。这节省的4万元资金,再和原计划投资的40万元相比较,从而使问题得到最终解决。同时也使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去审清题意。还可指导学生自己读题,并将这些关键词语用笔圈点起来,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培养学生交流技能,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语言交流是信息逐步被加工、表达、形成、传播以及接受的一个过程,由于特殊教育学校中很多小学生在沟通、交流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培养、教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更需要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提升学生拥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信息交流能力。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丰富数学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堂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一些数学方面的词语,使之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掌握各种数学知识与信息。虽然,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其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较正常学生有着较大差异,但数学教师仍要鼓励、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且要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时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或同学进行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交流,使其在交流、沟通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这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均具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数学教师也可以适当开展数学课堂讨论、学习技巧交流等来有意识地培养、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这对培养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爱,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注意教学用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生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摆脱自卑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人格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钟表数学教师数学知识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丽娜认钟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途径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