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2019-10-21 12:40宋怀林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34期
关键词:变电配电管理人员

宋怀林

【摘 要】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和人们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其运维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用电安全可靠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电力设备故障排查、检修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设备故障处理、检修的能力水平,定期修试变电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缺陷,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A

1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变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水平直接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变电系统的运行质量,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实力,需要重视变电系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按照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趋势来看,供电企业的竞争主要就是管理人才的竞争,因此,电力企业重视对人才的招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要注重对已有变电系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训,以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1.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缺少健全的制度

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由于缺少健全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使责任的追究没有办法有效落实,这就会使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管理上缺少积极性。如果发生了变电安全管理问题,相关人员难免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这就会使后续事故跟踪和追责落实无法有效落实。除此之外,虽然部分企业制定了一些安全管理的制度,但是并没有深入的对事故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管理事故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表面工作做的不错,但是实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就会使变电安全事故很难预防。

1.3变电运行中設备产生的故障

由于配电系统运行时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应当重视配配电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以及时排除不利的影响因素,进而实现配电系统高效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然而,目前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意识到配电设备管理和维护的重要性,没有将维护工作落到实处。主要的体现是,工作人员对较小的故障没有及时进行排查,而是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其不会造成负面影响,但一旦故障影响到配电系统的运行,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此外,相关管理人员对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不是时时进行检控的,这可能会使得其漏掉一些异常现象;最后,电力企业相关的安保和应急措施不够完善,这会增加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是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不负责任的体现,同时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控制机制

为了将变电运行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尽量减小安全事故拖延施工进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企业要懂得防微杜渐,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系统。风险防控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能够有效识别安全隐患。可以通过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高效准确地辨认出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细节。其次,对识别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迅速定位到故障位置,以便检修人员能够及时扫除风险隐患。防风险系统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把控变电系统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同时,电力企业根据风险防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合理地安排工作岗位。

2.2组织变电运行安全的系统培训

变电站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着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所以,有必要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企业可以邀请行业当中比较权威、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上,可以选择较为典型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方式或者选取一些由于对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不到位所产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使被培训的安全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到变电运行安全的重要性,而后通过培训培训能够使安全管理人员形成良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行为习惯,使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2.3构建一体化变电模式

在对一体化变电模式进行构建时应该做好下面的工作内容。首先,科学合理的制定轮班制度,对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量进行准确的计算,确定出切合实际而且科学合理的轮班制度,每班工作岗位需要3-4名工作人员,执行8h轮值工作方式,对变电运行维护实现科学实时有效的监管。然后对通电和送电管理制度,实际的操作流程和每天的巡查监管制度进行合理的优化,为管理人员制定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2.4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电力系统变电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检修人员。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确保供电安全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涵盖的内容很多,是一个复杂的运行过程,需要构建一个高素质水平的检修队伍。在用户用电需求逐渐增加的情况下,要提升检修人员借助现代技术、仪器设备进行电力检测的水平,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结合自身经验、水平检测与排除故障。要提升检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给他们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实践的机会。完善相关的责任、奖惩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给予他们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进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检修。

2.5贯彻落实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理念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因此,一定要强化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他们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当中能够贯彻落实“安全为首,预防为主”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理念。除此之外,还要将具体的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进行责任分解,这样能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岗位上,如若自己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出现问题,就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

2.6加强日常维护

设备安全是实现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基础,在对设备管理方面,要强化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意识,对设备出现的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解决,避免设备的带病工作。尤其是在保护装置的维护和检测方面更要加强,这不仅仅关系到设备能否起到自动保护作用,维护设备自身安全,同时也能在人员误操作时把好最后的安全关,避免发生人员安全事故。

2.7对配电线路进行优化

配电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了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质量,为了避免在某些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整个供电系统直接瘫痪,需要对配电结构进行深入的优化和改进,实现转供电技术,在供电系统部分线路故障时也能够正常运行。需要注意到的是,那些经济较为发达,用电人口较多,对电量的需求量也较大的地区,这往往给供电系统增加了一定负担,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利用地下线缆和敷设架空绝缘线,以实现电能储备增大的要求。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断电范围的控制性,在建设配网系统中比较重要的线路时,尽可能采用双回线技术。最后,通过架设分支线路,设置相关线路开关,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分支线路出现异常情况时,不至于影响到整个供电系统,能够有效减小造成的影响,以实现对整个配电系统的优化改造。

结束语

电力行业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国家越来越重视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变电运行的要求随之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供电的可靠率,但是同时也增加了配电系统不必要安全事故风险,供电企业作为电力市场电网经营的重要组成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变电运行中的基本内容,优化配电结构,严格把控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以保证整体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变电运行风险,从而提升供电企业在电力行业的竞争实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剑锋.探究提高变电安全运行和可靠性的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4(24):220.

[2]薛海龙.变电运行安全隐患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152.

[3]朱芳洁.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J].科技风,2014(24):27.

(作者单位: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砀山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变电配电管理人员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法探讨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
35kV以下变电检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kV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和处理措施
浅谈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问题及维护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10kV配电线路巡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