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冬梅 俞慧亮 徐茂晋
摘 要:近年,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如微信、微博等,之于传统媒体而言,重塑着全球的媒体传播环境,引发了近乎颠覆性的变革。“社会化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点,通过自媒体平台,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的承担信息发布、传播与评论的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促使广播媒体融合新理念的产生。
关键词:广播运营;社会化媒体;新思路;发展契机
1 人的“社会属性”与广播媒体的“社会性”
长期以来,广播媒体作为一种典型的大众传播媒介,重点突出着信息传播、大众娱乐、社会服务、社会沟通等基本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建立在满足人的本质特性基础之上的,其最终目标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1.1广播与听众的互动交流
社会沟通与交流是广播媒体“社会性”的典型代表。沟通与交流是关系建立的最基本方式,在早期的媒体传播中,广播的主要功能是向广大听众传递各类新闻消息,为听众提供各类生活娱乐节目,与听众之间进行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分享与交流,从而使得听众的个人生活与情感逐渐的与广播之间产生联系。在新媒体时代,即时互动传播已经成为当代社会触手可及的资源。广播媒体利用微信、微博或公众号等多种途径,突破了传统广播媒体的边界,
实现了广播媒体主持人与广大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主持人借助媒体赋予的力量,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科学普及、广告信息推广和科学普及,从而使得广播媒体进入了电子媒体的互动传播时代。
1.2场景化广播,更加贴合听众日常生活
社会化媒体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使社会化媒体出现一番新的、更具吸引力、更具有趣味性的景象,使得人们更为积极主动地体验、参与技术制作的“真实现场”,从而促使人们摆脱被动阅读、观看的受众角色。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理念下,广播媒体要在当前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坚持以广大听众为本的思想理念,将广播做成“渗入生活的广播”,使得广播更加贴近广大听众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从满足人的本质属性到满足人的社交圈子,帮助听众突破普遍意义上的“泛泛之交”,构建其大社会中的存在感。在互联网环境中,人眼是被高度占用的,这时候广播所具有的声音传播就有了它独特的使用场景。传播中的场景,指由人、地点、时间等多重维度界定出来的一个小世界,“场景化”广播,更加注重听众的生活化,通过贴近听众的日常生活场景,为听众提供更多实用性的消息,真正的将广播嵌入到听众的日常生活中去,为广大听众而服务,充分体现广播媒体的“社会性”与“服务性”。
2 基于社会化媒体视角下的广播媒体营运创新路径
2.1广播媒体传播平台创新,促使社会协同内容生产
(1)利用社会化资源。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创作、经验、观点和意见的虚拟社区和网络平台工具。与一般社会大众媒体相比,社会化媒体赋予了每个人创作和传播内容的能力,且能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权利。社会化媒体在互联网的滋养下迅速的繁衍与发展,其传播的信息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而优质的信息是广播媒体的核心优势,在其内容生产与运营过程中应在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的基础上,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知识生产机构,实现协同创新发展,以社会化的协作方式,突破传播内容生产瓶颈的问题,从而为广播媒体的传播奠定有利基础,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发挥知识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
(2)利用好声音资源。声音资源是广播媒体的重要资源之一,建立广播媒体独特的声音数据库,是对广播媒体传播平台的一种创新探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大量的没有文字记录,但却有着珍贵回忆的信息,通常是以有声语言的形式进行记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我国思想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变迁,而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既能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又能起到文化熏陶的作用。
3 社会化媒体理念应用于广播媒体的宏观把控
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运营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通过刺激、猎奇等方式迎合广大听众的口味,还需要对社交媒体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将优质的、具有正能量的内容传播给听众。
3.1播出安全是广播媒体长远生存发展的根基
播出安全是所有广播媒体能够得以长远生存的重要根基,通常情况下,广播媒体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管理机制、技术措施和人员组织三个因素。首先,广播媒体从管理机制上,严格审核所有稿件,对于具有敏感话题、或一味追求猎奇的话题一律不予采用,从源头上保障广播节目的内容安全;其次,从技术措施上,通过建立完善的广播节目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广播节目的质量审核;最后,在人员组织上,通过竞争上岗、聘任合同等多种形式,确保电台工作人員的整体素质。安全播出是广播电台工作中亘古不变的话题,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合理的、正确的运用感到广播媒体中,确保广播的安全播出,是所有电台在运营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3.2社会化媒体视角下的广播媒体节目安全运营
在社会化媒体视角下,除了确保广播媒体的安全播出,还要求生产内容、生产过程、制作流程等方面也都要安全。目前,广播的跨媒体运营要求广播的制作与播放更加便捷化、移动化和实时化。因此,这就需要广播电台具备完整的符合新媒体运作规律的电台运营机制,通过对节目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对节目播出实施同步监控等系列措施,确保广播媒体节目在社会化媒体这个大环境中能够安全运营。例如,2018年8月,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了融媒体中心,集中了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集团三方的优势,整合新闻类节目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统筹调度、集中指挥、多维传播和协同生产,并通过微信、微博矩阵,实现协同传播的目的。
4 结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新兴媒体的出现,引发了包括广播内的传统媒体颠覆性改革。将社会化媒体技术运用到广播节目中,充分体现了声音场景化传播的新理念,更好的的促进了节目的发展与听众之间的社交关联,因此,在社会化媒体汹涌浪潮的冲击下,广播媒体人必须秉承“用户至上、服务先行”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和“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主动融合社交媒体,创新内容生产、平台构建、技术系统、社交网络和应用服务,实现广播节目的个性化、协同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时代抢占发展先机,确保广播节目的安全运营。
参考文献
[1]华金香.社会化媒体时代报纸新闻客户端应用研究[J].出版广角,2018,325(19):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