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羽 王历凤
摘要:滨水是指有一定水域面积的水陆相接区域,滨水景观则是在此区域所呈现的景观空间。这里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也有自然和人文相结合而打造出的景观。滨水绿地是自然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不论是何种滨水景观,都会为城市增添一定的魅力和特色,多成为人们休闲赏玩的好去处。
关键词:滨水景观;营造;水生植物
在当代城市生活中,滨水生态公园是城市常见的滨水空间形式。在城市经济和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交通、现代工业、群口密集等,导致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水质也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因此,城市滨水生态公园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期盼蓝天,期盼净水,期盼美好家园,这使得城市建设者们充分感到了肩负的责任。水系有灵动的空间、丰富的景观及多样的生境,成为公园建设中布局、构景的重要内容。城市中的水系已成为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托。而滨水景观在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的应用更是不可或缺。
1滨水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应用
滨水植物包括水生植物、滨水乔灌木。水生植物则包括水生草本植物、水生木本植物。水生植物按其生活习性、生态环境进行分类,可分为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海生植物以及沿岸耐湿的乔灌木等滨水植物。浮水植物如睡莲、芡实、萍蓬等;挺水植物如荷花、菖蒲、水葱、千屈菜、芦苇等;沉水植物主要指观赏水草等;海生植物主要有红树林等;滨水乔灌木如水杉、竹类、木芙蓉等。
滨水植物的造景应用同样以适地适树为原则,科学合理地配置水体并营造景观:尽可能展示水生植物的姿态、色彩等原生态的美,体现自然景观;尽可能展示区域滨水植物和区域种植文化的特色之美,体现区域文化。从而达到生物的生态美与区域文化相结合的当代景观效果。
2水生植物的栽植
2.1中部地区适合栽植的水生植物
中部地区河流水系或滨水景观界面多为宽阔的水面,一马平川、形式单一,从景观角度来看略显单调呆板。若在适当的水体区域栽植植物可打破这种格局。因此,亲水植物就成了水体绿化必不可少的植物材料,可分为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其中常用的主要品种有睡莲、荷花、藻类、水藓、芦苇、芦竹、水菖蒲、水生鸢尾、千屈菜、再力花、慈姑、芡实、荇菜等。栽植时注意密度,过疏或过密均不可取,要充分考虑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还要兼顾周边环境特点以及水面的功能分区来合理配置植物品种。
2.2中部地区适合水际栽植的植物
以郑州地区为例,适合水边栽植的植物首屈一指要数垂柳,“杨柳拂岸、芳草依依、荷叶连天、鸡犬相闻”曾经一度是郑州地区乡村的特色村落景观。与垂柳配植效果较好的品种有碧桃、迎春、连翘、樱花、月季、蔷薇等,展现桃红柳绿的怡人景观;其次是旱柳、枫杨、栾树、水杉、乌桕、棣棠等,还有一些造型植物、松柏类植物都可用于水边栽植。其作用主要是丰富水岸植物景观和水面层次,突出自然野趣及生态水景效果。
2.3适合驳岸栽植的植物
根据驳岸规划设计中的不同区域及使用要求,驳岸有不同的类型,如生态式种植驳岸、钢筋混凝土式直壁驳岸、景观置石驳岸等。生态型驳岸除了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可治洪补枯,调节水位,增加水体的自净作用,同时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还能起到重大作用。不同的驳岸模式,植物种植的模式也千变万化。生态驳岸也是适合城市生态公园的驳岸形式。对生态驳岸植物的选择主要以一些花灌木、地被、宿根花卉等,花灌木如碧桃、红叶李、丁香、石楠、木香、海桐、迎春、连翘等;藤本植物如常春藤、小叶扶芳藤、地锦、凌霄等;宿根花卉如大花萱草、鸢尾、菖蒲、玉簪等;也可用篱形植物如金叶女贞、锦熟黄杨、雀舌黄杨、小叶女贞、紫叶小檗等打造驳岸景观氛围。滨水驳岸结合滨水种植形式合理布局:或以营造大面积种植群落为主,或以滨水植物结合景石营造小型种植组团为主,或以自然式缓坡种植驳岸入水为主,营造丰富变幻的滨水驳岸空间和多种形式的生物生境。
人类最初对滨水景观的概念也许就是一池清水拥几片荷叶,而现代滨水景观呈现的则是气势磅礴,扬洒数百公顷,集园林、水利、建筑、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景观体现,由过去的水源供应、防洪排涝等功能逐渐向富含城市文化的景观功能上转变。现在的滨水植物丰富多彩,滨水景观变化万千。
3滨水景观的独特魅力
随着越来越受重视的人居环境时代的到来,滨水景观开始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它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城市中独特的景观要素,是人类向往的居住胜境。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利用其自然水域条件进行滨水景观改造,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起来,成为城市园林一道独特的风景。
3.1水的重要作用
春秋齐国·管仲曾日:水万物之本源也;汉·班固也称水:源清流洁,本盛木荣。人类生存离不开水,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滨水景观更离不开水。水作为滨水景观的重要角色,充分展示着它的魅力,更新着城市与大自然的风貌特色。水拉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城市的勃勃生机,使得人与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同时水也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生活必须,带动了经济发展、拉高了区域经济价值。在做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水的生态、艺术、灵动、综合等方面的特性,使其各种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效果,达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统一。
3.2水与滨水植物密不可分
水是滨水景观的灵魂,滨水植物是滨水景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衬,不可分割。水为滨水植物带来了灵动的音符,而滨水植物的优美姿态和色彩以及水中的倒影则增加了水的空间和层次感。
若干年前,人们对滨水景观的认知水平还很有限,重视程度不高,多数的水系运用仅仅停留在生活用水以及防涝、抗洪、截污等工程上,没有看到水体本身能够带来的的生物群落及生态功能的建立和园林水景营造的诸多好处,河道污染、滨水景观效果恶劣、区域价值降低成为“城市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滨水景观理念的不断更新,滨水空间将不再以防洪、排洪等功能为主,其景观效能與生态效能将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生活中,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滨水植物也就会越来越被运用到滨水景观中,成为水家族中的亲密伙伴相依相伴。
明朝文人罗贯中诗日: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习总书记也强调:“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我国山川大河秀丽,天然景色优美。现代化城市环境建设也力求贴近自然,生态水系、生态公园层出不穷。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打造有不同程度的滨水景观,以顺应现代大都市的潮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滨水景观会成为城市绿化重要的一部分,为城市生态园林增光添彩,为都市百姓打造一个舒适的优美环境。
4结论与建议
滨水景观与城市景观,城市建筑紧密相连,对人们的感官有直接联系,通过行为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对景观的设计理念有不同的认识,由此得出滨水景观对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配置、适当的植物选择,可以营造富有层次变化的景观,富有艺术美,满足游人需求。在一些景观中应该加强管理,提高景观质量的创新性。在景观的维护管理中,加强景观美感,增强滨水景观感染力。在水体建设中,应结合滨水植物群落,增加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净化水体,使滨水环境可以不断自我修复。在景观的形式美中,以不同的材料应用加以体现,与周围植物相结合,合理搭配色彩。同时结合国内外景观的发展趋势,借鉴新的景观设计理念,结合当地文化,环境等地域特色,提高整体滨水景观特色,充分发挥生态效应,提高环境质量。
(责任编辑禾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