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的“育人护花”

2019-10-21 02:53谭玮慧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护花育人音乐

谭玮慧

“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育人”就是教育的核心,如果把“教书”看做就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就是教书的目的。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实现的。一堂完整的音乐课程应该包括三个纬度1.知识与能力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前两个目标是可见的、明确具体的,后一个目标是隐含的,是通过课程浸润而达到的。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对学生的美育和德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完善作用。

1.用音乐本体的美唤醒学生的情感审美

《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一课首先让学生了解音乐美的外部形态体裁与形式,音乐美的内在性格与情感性质的关系。正是音乐特有的“非具象性”和“非语意性”反而清晰了学生对“优美、壮美”的情感审美。在 “你可以不漂亮但你一定要美”讨论环节中,男生们认为 “女性的美就应该包括典雅、秀气、温柔、亲切、纯洁、细腻”等特征。女生们则认为“阳光、热情、粗犷、果敢、刚毅”是属于男性的美。这两种个性美刚好契合了音乐的“优美与壮美”,音乐把“优美”品质送给了女生,把“壮美”的品质送给了男生,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内化音乐的精神象征和气质。

2.于民族经典中提升文化自信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优秀文学和音乐作品传承了下来。先秦的古籍《山海经》;春秋时期的诗三百和楚辞;铿锵有力、不歌而诵的汉赋;具有丰富表现形式的唐诗;或豪放或婉约的宋词;优美隽永的元曲等等,这些文艺作品共同形成了不朽的艺术星河。随着央视推广的节目《经典咏流传》创编再现这些作品如:《木兰诗》《将进酒》《青玉案·元夕》《声律启蒙》《三字经》《墨梅》《明日歌》《上下求索》《登鹳雀楼》这一个个故事一首首乐曲都饱含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品质特征和大无畏、敢抗争的精神内核。给与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我们在音乐课堂上播放来自台湾74岁的陈彼得的视频,他背着吉走上舞台,演唱他亲自作曲的《青玉案·元夕》。旋律响起,一团火热的情绪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尝尽愁滋味,用尽全身力气诠释着穿越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学生带着好奇甚至质疑的目光看这个新潮的老者的表演到孩子们个个饱含热泪的屏息注目,此刻任何“花式”的说教都显苍白无力。这种共同镌刻在我们血液里本能的家国情怀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随着歌声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升腾,弥久不散!

3.在合唱课中体会分但、协作、和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在许多情况下是相互配合的群体性活动,如齐唱、齐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合唱是演唱的最常见的形式更是歌唱的最高形式,它既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又要求各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在合唱中,无论哪个声部过弱或过强都会破坏合唱的整体性,发出异样的声音更会和整个合唱团队格格不入。从而用合唱的声音效果让学生明白在团队中首先承担好自己的责任,在不断的协调、磨合当中调整改善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和谐”。合唱是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共同参与、享受美妙声音的获得感,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4.用感性品味音乐,用理性释放自我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指出音乐对心理活动的影响,他认为音乐是“有用于医疗心中忧郁和内心病症的旋律”并称之为“音乐医学”和“音乐净化”作用。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准则,2019年是我们衡阳市“心育护花行动”年。以“呵护心灵 珍爱生命”为主题,我校和全市中小学一同开展安全主题和生命健康教育、心理纠治优秀案例征集、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让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音乐和音乐课堂就是一个用爱滋养心灵的窗口,音乐老师就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音乐课相对于其它文化课来说让孩子们少了升学的压力,轻松愉悦的氛围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他们也愿意对音乐老师敞开心扉。临考时的音乐课课前学生会和我聊“老师我压力好大,快考试了考不好家长会后就惨啦”“和我玩得最好的闺蜜今天竟然不理我了,我也没做错什么呀,唉!”看着“考试焦虑”情绪的孩子还挺多,我临时改变上课内容,从林语堂对“孤独”一词独到的注解讲起,用彩虹合唱团的《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作为“共情”的媒介,去感受内心细腻有着自己小世界的孩子与自己的对话。“作品本是写给自闭症孩子的歌,可是我们都在歌词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实这并不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些没有外放的、积攒在心头的情绪。”要让学生们明白的是“焦虑、苦恼、挫败感”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常见的情感体验。“你们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内化这种愁绪吗?老师我倒是略有心得哦,如果你愿意请和我一起来!”在通过一系列带手势的“歌唱热身运动”后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在学唱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时我与学生一起设计了几组面部表情加握拳、伸手呐喊、掩面伤神、捶胸顿足等动作,在歌唱的时候供学生选择并表演。当学生们真正走心地用自己选择的歌声加动作的情感宣泄演唱这首歌后(尽管场面有点乱)笑容再次回到了孩子们的脸上。贴近学生生活、舒心缓压清新的作品很多如:《菊次郎的夏天》、《四季的问候》、《神秘园之歌》,也有可演唱可呐喊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怒放的生命》、《我相信》等等。都可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现实,体验生活。

当代的中学生虽然成熟得较早他们的内心还是比成年人单纯得多,“心育护花”是一个长期长效开展的课题,除了需要医院针对性很强的干预治疗的问题学生。我们的校园人文环境、我们的课堂内外皆是守护少年们身心健康的壁垒。高中音乐课堂中的“育人护花”行动我将继续探索、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  崔景贵.论心理教育的分化与整合[J].教育研究,2005(2).

[2]  田静 张洁 陆春庚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中国教师》2013

猜你喜欢
护花育人音乐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当古诗句、古谚语遇到英语
望江南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课内古诗词阅读题河南省试题
音乐
音乐
网毒无情 “护花”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