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对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社会也需要“德智体美”全面性人才。针对中职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问题,开始重视体能训练,加强体育器材的投入,加大体育资金的投入。体能训练专业被引入体育教学是我国中职体育教学的重大突破,体能的外在表现形式为各种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
关键词:中职体育;优化;体能教学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表现为不仅需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职业学生而言良好的身体素质尤为关键。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毅力,让学生养成坚持抗压的优良品质,还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职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关于体育教学促进体能优化教学的方法。
一、中职体育体能优化原则。
(1)循序渐进。中职学生在年龄上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较快但是却不平衡,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要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相结合,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体身体状况有一个了解,在布置体育教学任务的时候,先从简单的开始,例如短跑、跳远等,一方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长期的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此基础之上在慢慢提升教学的难度,在难度的表现形式上可以表现为动作难度的提升,比如太极、健美操等,来锻炼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可以表现为力量的提升,如篮球、足球等来锻炼学生的力量极限。另外,不同中职学生个体差异较大,虽然年龄相仿体质却大不相同,因此中职教师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综合学生的各项因素,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区分,从而进行特殊训练。
(2)定性定量。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定性和定量成为了教师的关注焦点,只有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能将体能优化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定量化训练就是依据学生的训练情况,统计训练次数评定训练成绩,将学生的训练指标进行数量化处理,它可以反应学生的训练兴趣和训练氛围。定性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体能训练,可以兼顾到每个学生,因此,在教学当中要将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兼顾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职体育体能优化教学策略。
(1)依据不同体育项目特征开展针对性训练。中职院校当中体育项目众多,各个项目之间也存着很大的差异,在教学当中要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来安排教学活动。对于力量、速度、身体协调性来说,中职院校的体育项目大多是能够具备其中的一点,并没有一项体育活动能够涵盖三项特征。例如健美操和太极侧重于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短跑和接力跑侧重于速度,而跳高则侧重与身体的力量。也有可以兼顾身体各方面要素的体育项目,比如说篮球,既要求速度,也要求力量,同时还有对中职学生的走位、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教學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将各个体育项目进行交叉训练,以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
(2)依据学生特点进行训练。中职学生正是身体的发育时期,对各种体育活动充满了兴趣,在项目众多的体育项目当中总有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体育项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多参加体育活动来展现学生的体育才能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某一学生具有较好的耐力,应该侧重长跑练习或者足球练习;学生跳高教好就应该侧重于学生的篮球练习。利用学生的优势,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将学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当中提升自身的体能。
(3)侧重身体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人体的各个部位对体能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手指就需要灵活,腿脚需要力量。核心区域指的是人的躯干支柱,主要是腰部和腿部,核心区域是维持人体平衡的关键部位,也是保持身体灵活和速度的关键,加强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也就是加强全身的体能训练。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的注重四肢力量锻炼,忽视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核心区的力量训练存在一定的难度,它需要身体在不稳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训练,在身体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会调动全身所有的肌肉,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性,从而提高核心区域的力量。在核心区域力量的训练当中,经常会用到瑞士球、悬吊等体育工具,这是促进核心区域力量训练的重要道具。
综上所述:体能优化训练对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体能是工作的基础。中职教师在体能教学当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体特征来安排相应的体育训练项目;还要遵循定性和定量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适合自身的体育训练当中从而提高体能训练。中职体育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征展开针对性的训练,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速度、力量和身体柔韧性的体能训练;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训练,发挥学生的体育优势和特长;还要加强身体核心区域的力量训练。
参考文献
[1] 苏升平.体能训练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6):50-51.
[2] 罗维维.浅谈加强中职校学生体能训练的原则与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52):338-33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