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秀芬 陈平 柳薇
摘要:伴随着高等教育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其中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凸出。产教深度融合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产教融合下的校企合作育人,也是国家职业教育变革的发展趋势。因此,提高产教融合下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提高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缓解其就业压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从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鼓励“1+X证书”的落实、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等方面对提升产教融合下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产教融合;大学生;民办院校;就业质量;提高
1引言
目前,民办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培养的大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质量就业成为权衡大学生职业情况的重要指标。新时期,由于民辦院校毕业生数量的连续增长,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就业质量满意度不高的现象。基于2018届民办院校大学生随机抽样得到的就业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1],如图1所示:从职业发展前景层面、工作稳定性层面和工作质量层面分析了毕业生就业质量满意度,特别是在工作质量层面不满意度高达71.2%。
目前民办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产教融合是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可逐步实现专业配置与企业岗位的需求对接,为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带来了生机。
2就业质量差的原因
耿旭[2]认为民办院校就业难的原因是生源基础差、师资力量的水平有限、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大学生就业指导薄弱。
王佳宾,孙靖皓[1]指出人力资本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获奖情况、校园活动经历,职业资格证书、兼职经历、就业意愿等指标。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拨是多方面的。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家庭背景、父母职业、收入。大多数学生认为人力资本的相关因素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择业高于社会资本的变量因素。
张佳乐[3]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在宏观上与国家政治、经济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就业期望、个人就业能力等有着重要联系。
朱凯峰[4]认为专业对口率、到岗报到率、工资数额和增长幅度、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就业前景等均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共分为三大类:(1)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社会因素;(2)高等教育的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技能证书模式、就业相关政策指导、择业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引等高校因素;(3)专业知识、学历层次、工作经历、在校学习情况、就业观念、就业能力、身份、性别和生源地等学生自身因素。本文从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鼓励“1+X证书”的落实、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等方面论述如何提升产教融合下民办院校的就业质量。
3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3.1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创建学校与企业联合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共同研制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基于职业环境,民办院校不断变革教学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完善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操作,完善教学资源库等。努力建设省级和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编制一大批校企合作理念的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调整,传统的学科专业教材应及时做好更新完善。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运用企业先进理念完善教学方法,推进教学实验室和教学工厂的建设及投入使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多方面培养与完善,使之适应市场环境的需求。
3.2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截至2020年,我国规划推动300个具备标杆效果的高水平、专业化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民办院校应针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业等专业人才缺少的行业,结合校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建设若干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企业及周边经济发展;激励民办院校建设一批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加入,并借鉴瑞士、德国等国家创新型实训基地的运行经验,以提高我国民办院校校企合作育人资历,为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取得职业技能证书,以及企业提升人才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要安排学生足够的实训环节,让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实践,提升学生的实操水平。另外,建立并完善相关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人人做到按规则实践,以此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规范的模拟实训,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5]。
民办院校由于校内实训条件有限,可以借助校外实践基地的优势,并与之加强合作。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职业能力。
3.3鼓励“1+X证书”的落实
“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又看重技能培育。因此,“1+X证书”制度是契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从2019年开始,我国在职业院校运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民办院校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应积极响应国家大政方针。激励民办院校大学生在得到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赢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工作渠道,减缓就业压力[6]。
“1+X证书”相关的院校内培训和院校外培训均可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群。为了“1+X证书”制度的落实,一方面,积极改善民办院校的办学条件、产教深度融合、专业化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深化改革、“学分银行”制度构建等;另一方面,不断分析参考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有关制度优点,通过开发高质量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完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确保证书认证可信度,有效提升证书含金量[7]。
推动“1+X证书”制度试点,有助于打造产教融合的优良氛围,有助于打开做学联合、工学结合、校企一体育人的民办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实力,证明自身能力的关键。在合理安排学习的情况下,考取对自己未来就业有实际作用的证书会为未来就业增加竞争祛码。
3.4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民办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结构性调整。应用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广泛需求,民办院校要依靠自身优势,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由单纯的理论教育向理论、实践双结合模式不断调整。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实操本领和就业能力,真正的契合市场发展要求。
图2和图3的结果分别基于668份有效问卷和652份有效问卷。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前景普遍存在迷茫、悲观或无所谓的态度,分别占比38.02,3.89,1.50;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普遍存在不怎么关注、了解一些或完全不关注的情况,分别占比42.03,47.24,5.21。
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因为对就业形势的无知,大学生就不会产生危机意识,也不会积极关注和努力提高自己。就业指导不应只停留在学生就业阶段开展,应贯穿于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建立完善的就业体系,使学生意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具备一定的就业知识,提升其就业质量。最后,学校要加强学生在实习阶段的管理,使每一位学生都应真正进入到实际的工作岗位,做到学有所用,为自己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民办院校应引起绝对重视,完善就业网站的信息,增加更有实际作用的就业信息。并且在学校以及就业網站上经常开展就业信息的咨询工作,登记每位大学生的求职意向,以便有合适的工作岗位时第一时间通知给学生。同时,学校也要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咨询与指导工作,不论是就业笔试、面试、就业的技巧方法,还是在就业中遇到的挫折,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辅导。
3.5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在就业局势如此严峻的今天,民办院校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的就业质量、自身本领和水平。首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求职意愿和求职计划,切忌好高鹜远,对于工作的选择不应只停留在大城市、薪酬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其次,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校期间要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积极参加院、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提高自己的组织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习、兼职等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最后,开拓思维,自主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当代毕业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情况,将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选择渠道。
通过对民办院校大学生理想的就业单位的调查问卷,选出640份有效问卷,得到图4的结果;通过对未来期望的工作地点的了解情况,选出686份有效问卷,得到图5的结果。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未来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当前民办院校大学生往往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而做出选择。对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选择明显降低,选择省会城市的人数位居前列。然而,选择未来去乡镇地区发展的人数极少: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他们逐渐能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去选择,更加重视自我发展和自身实际,在未来就业单位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多样;且选择优先考虑发展空间的人数最多,并且选择个人兴趣爱好的人数也较多。可见当前民办院校大学生开始关注自身发展,更重视个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自身兴趣爱好;然而,有很多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不了解,对自身实际能力缺乏清晰的认识,很容易导致对未来就业薪资期待过高。
4结束语
民办院校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质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需求和殷切希望,所以,从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鼓励“1+X证书”的落实、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努力,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要通力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佳宾,孙靖皓.民办院校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路径探析[J].传播力研究, 2018, 2(24):167-168.
[2]耿旭.浅析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2018(27):127+123.
[3]张佳乐. 陕西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8.
[4]朱凯峰.以就业质量提升为导引的地方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28(02):38-41.
[5]张凤林.论民办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的“五个结合”[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4(04):205-207.
[6]万玉凤,柴葳.职教“1+X”证书制度试点启动“一专多能”让职校生变成“多面手”[J].中国农村教育,2019(13):5-6.
[7]施立平. 让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发挥大作用[N]. 宁波日报, 2019-04-19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