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为体 声为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多重性解构

2019-10-21 06:39杨秀丽
黄河之声 2019年21期
关键词:艺术歌曲解构

杨秀丽

摘 要: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并做到极致的音乐体裁。由于他的作品和声丰富、多变,歌曲内容古典、浪漫,因此成为19世纪不可取代的作曲家。本文通过分析舒伯特作品的结构、内容、题材、韵律等音乐元素,旨在对舒伯特艺术歌曲进行多重性解构。

关键词:艺术歌曲;多重性;解构

舒伯特(Franz Schubert)是19世纪奥地利的天才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乐派的杰出代表,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纪元,一生创作了634首艺术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艺术歌曲也因为他而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乃至之后音乐风格上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形式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完美融合的体裁,也是一种独立的歌曲种类。它讲究诗与乐的精致搭配,通过对诗词内容的旋律化,以较强的表现力与艺术性诠释情绪表达。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常用几种形式:分节歌、三段体、通体歌、声乐套曲。

(一)分节歌

1.分节歌

几段不同或相同的歌词均用同一个旋律来演唱。例如《野玫瑰》、《摇篮曲》等。同一旋律配置了三段歌词,运用表情记号和升降音变化对演唱进行音色的说明,使作品在力度、情绪发展下富有表现力和故事性。

2.发展中分节歌

在相似的旋律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一段或两段、曲中或结尾根据需要做增减。根据作曲家的意图,以音乐动机发展或变化做调性上的转变。例如《鳟鱼》,不仅在旋律、调性上做了发展,在织体、速度、力度上也做了不同的变化。

3.变化分节歌

作曲家突破民间歌曲形式发展的局限,在創作上寻求改变。对歌曲的调性色彩、和声织体、速度力度等音乐材料做了一些变化处理,增加其表现力。比如《圣母颂》、《小夜曲》等。

(二)三段体

通常作品的开头和结尾有相同或相似,在中间进行变化加以区分。例如:《菩提树》是A-B-A的三段式结构。曲式从E-e-E的调式变化,强调了乐曲发展的对比。力度从fZ到p的变化,加上演唱者气息的收放、声音强弱的控制都赋予作品意境的表达。

(三)通体歌(叙事曲)

通常是一气呵成不反复、自由发展的叙事形式。不断重复的音乐素材,通过调性、织体、力度、旋律线条以及音域、音色的对比变化,使作品在统一中又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其代表作品主要有《魔王》、《幻影》、《旅客》等。

(四)声乐套曲

通过有情节的故事组成一组歌曲,同一的标题下有多个章节相对独立的声乐作品,但表演上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既可以整套演唱,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歌曲单独演唱。舒伯特作有两部声乐套曲,即《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

二、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艺术是相通的。19世纪是浪漫主义诗歌繁荣的时期,浪漫主义运动深刻影响了作曲家对音乐的创作。在舒伯特所创作的634首艺术歌曲中,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的诗就达到了134首之多,分别是67首、41首和6首。此外还有莎士比亚、克鲁普施托克、施莱格尔、克尔纳等著名诗人的诗歌。他将艺术歌曲融入浪漫主义色彩,打破诗歌与音乐的隔阂,使艺术歌曲的魅力如诗歌般丰富多彩,意蕴悠远。

(一)音调

诗歌韵律的语调、停顿转折赋予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由此曲调的旋律性与诗歌的起伏相得益彰。《菩提树》的B段采用宣叙调的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的坚定。叙事歌曲《魔王》用朗诵调塑造四个人物角色,在第一段中用口语化的朗诵调演唱,最后一段用焦急沉痛的音调。而且在同一人物中用夸张变化的语气表现剧情中不同性格和情感情绪。《西尔维娅,她是谁?》这首分节歌中运用了叙事性的朗诵,每个诗节的音乐都是相同的,歌唱旋律接近朗诵调,从而强化了歌词的表现力。《夜与梦》的演唱倾向于聊天、吐露心声的朋友式的方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不仅仅修饰诗歌,而是运用高超的创作技法赋予了诗歌更多的内涵,所表达的含义往往超越了诗词本身。

(二)调性

调性是音乐表现的主体。音与音之间的关联、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走向,通过调性布局呈现不同的音乐情感。在《幻影》中,全曲从b小调-A大调-#A大调-#d小调-b小调-B大调的调性布局,刻画了一个情感沉重的作曲家自画像:走在清冷街道上,回到恋人曾经居住过的小屋,充满悲痛,不敢相信也不愿承认的回到现实中的。“夜深人静,那街巷冷清清……那有一个人沉默地凝视天空,他绞抵着双手无限地痛苦,使我颤栗……月光之下,那是我的声影。你,我的幻影”。这种大小调结构,音乐色彩忽明忽暗,驱动音乐主题的发展,与海涅的诗词意境不谋而合。

《菩提树》全曲主音大小调交替,开始是E大调,用五度、六度、八度音描绘思乡之情,和声纵向进行,强调众赞歌式的对故乡的想往。接着转为暗淡悲凉的e小调,和声具有不稳定性,宣叙调呈现流浪在外的窘迫、对未来的迷茫与坚定新信念,最后主题内容回落到菩提树,调性也随之统一转回E大调。舒伯特用调性的确立与色彩性的对比变化,使调性更好的服务于诗词情绪的转变和意蕴的诉求,力求获得更多的音乐形象的表达手法。

(三)节奏

节奏上的吸引力和突然性起着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

一是变化节奏。《菩提树》整体采用均分和附点的节奏型,和弦结构从柱式和弦到分解和弦。伴奏织体上用了一种固定音型,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到八分音符三连音,使乐曲具有一种连贯推动的律动性。在《冬之旅》中也是采用相同的节奏型,切分音、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强化乐曲的紧迫性和流动感。二是伴奏与演唱同一旋律或重复。如《冬之旅》第15首《乌鸦》,运用了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伴奏音型左右手交替有动感,主旋律从1-5小节在高声部,到第6小节开始转移到左手。

同样在第24首《老艺人》中采用简单五度音程和模仿八音琴的单调的旋律,简单空乏的和声塑造流浪者的孤独。三是用节奏表现人物形象。《流浪者之歌》第一段中左手第一拍的强音与右手持续三连音的节奏,塑造了流浪者在风中瑟瑟发抖又脚步沉重的形象;第三段中具有奥地利三拍子的6/8节拍,独特的舞蹈节奏韵律,表现流浪者回忆故乡的美好时光。

三、古典与浪漫主义的戏剧之美

舒伯特处在古典与浪漫主义的交替阶段,古典遵循的是理性,意味着规矩;而浪漫注重的是形式,抒发着主观性。这时期“为声乐与钢琴所谱写的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具有高度的个人性和主观性。这些作品的两个基本的形式组织类型是分节歌和通谱体歌曲。后者对于浪漫主义风格语汇的表现来说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因为这种歌曲允许诗歌歌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自己的音乐表现。”

舒伯特的一生充满着各种失意与孤独,但他将对生活的感悟、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然的抒发、对未来的追求寄情于创作中。这种创作带有个人特征的主观色彩,实现完美与不完美的冲突和追求,这与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相吻合。舒伯特说:“谁也不了解别人的苦难,谁也不了解别人的欢乐,人们以为他们能够相互了解,实际上他们只是萍水相逢又各奔东西而已。”

他的作品受到古典主义音乐的束缚,出于作者对孤寂心绪与幻想性的反抗突破。时而苦闷、时而悲愤,具有强烈的超现实主义:孤独、忧郁、背叛、疏离、失望等。因此他的作品带有现实意义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从古典音乐的织体清晰、曲调流畅、结构均衡到浪漫主义的旋律抒情、色彩变化、结构自由的变化,“音乐与其他门类艺术(特别是文学)得到前所未有的融合与发展。”

四、声乐与器乐的交融之美

歌唱性,这正是舒伯特作品的重要特征。情感表达自然流露,运用作曲技法和艺术手法,让旋律富有线条感,传达美的质感。他既不像巴赫、贝多芬注重曲式结构的规整严谨,也不像是莫扎特、海顿强调动机的发展变化;更没有李斯特、肖邦那样具有高超的炫技成分。他的旋律时如泉水般清澈透明,时如黑天鹅平静优雅;既不过分张扬,也不虚无沉静,一切跟随自己的节奏,自言自语的独白。这是他“艺术歌曲之王”的气质的魅力。这一特征也在器乐曲、钢琴曲、即兴曲等体裁中得以充分显现。

(一)丰富的钢琴伴奏及其表现力

钢琴伴奏成为创作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性转换、节奏音型、音区色彩等艺术手法的诠释,对于诗歌本身内容的传达营造氛围,更是对作品的形象挖掘和内涵的提升起到了进一步的塑造。

《魔王》持续不断的三连音音型、低音音阶走向渲染紧张不安的氛围,打破原有的均衡与逻辑,变“写景”为“写意”。如表现孩子的恐慌,孩子的呼叫声每次对钢琴的高音高处伴音,与伴奏形成两个二度叠置,音响极不和谐,这种不和谐在古典主义音乐中很难见到。《城市》中减七和弦营造梦幻心境,《幻影》是变化分节歌和通谱体结构结合,开始四小节的和声动机奠定了空旷孤寂、形单影只的流浪者形象。伴奏上升到與声乐演唱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精美细腻的演唱风格

声乐演唱是音乐与语言文学结合的产物。通过嗓音表现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剧情发展以及思想内涵实属不易。况且在舒伯特生活的年代,娱乐方式通常是音乐沙龙或小型室内乐,这种场地与人员规模小而精,对于演唱者的音乐表现力、声音控制技能的要求非常高。舒伯特的歌曲结构精致、内容丰富、音色变化多样,对音量和气息的控制能力要求高,把握要准确。

例如:《鳟鱼》曲调欢快优美,渔父与鳟鱼的强弱形象需要用mf、f与mp、p来演唱,音色要薄而细,咬字要清晰,气息松弛有弹性,音量的对比与音色的明暗调整,对于音乐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叙事曲《魔王》不同情绪性格的描写---着急、恐慌、诱惑,要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表达塑造,除了理解人物形象的繁杂内心,更要用音色对比变化、准确细致的语调、不同音域的驾驭,才能完成剧情戏剧化的解读。

五、社会性与民族性的特性结合

民族乐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延承浪漫派,着重表现民族生活、艺术特色。奥地利民间生活给了舒伯特大量创作源泉,民间音乐的调式与地域性曲调色彩让他的创作内容与形式都得到丰富与拓展。分节歌、叙事曲的创作方式、多变的民族曲式、丰富的民间故事,都融合在他的音乐中。例如其创作的《野玫瑰》就是一首亲切平和,有着奥地利民歌特征的歌曲,其具有朴素清新、浪漫情怀以及歌唱性的旋律和朗诵性的交替等特点,充分反映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状态。

像《听,听,云雀》采用活泼跳跃的6/8拍---兰德勒舞蹈节奏,乐曲用叠句对比,八度大跳高低起伏,四分与八分音符时值的变化,表现云雀的灵巧与活泼的动态特点。他用质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将民土人情、自然情景完美的在歌曲中诠释。用艺术化的手段提升民族情感与歌颂祖国,又使民族性的生活本质通过艺术得以传承。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独特新颖,旋律抒情自然。坎坷孤独的人生经历使其作品有青春浪漫的美丽,又有悲情色彩的忧郁与敏感。既有即兴而来的突破,又有对自然与人性的敬畏与神圣。他的创作内容丰富,和声巧妙、色彩独特,极富想象力与表现力。后世的作曲家循着他的特点前进,使艺术歌曲这一体裁得以完美的诠释。他的创作的多重特性挖掘了艺术歌曲的潜能,也使其艺术价值得以更高的展现,从而成为一种表现力极高的艺术表现形式。正如诗人格茨德所说:“毫无疑问,当抒情诗与音乐完美结合时能给人带来更大的心灵震撼。”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美]沃尔德等 著,刘丹霓 译,西方音乐史十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作者简介:杨秀丽(1972-),女,山东济南人,研究生学历,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艺术歌曲解构
还原
多样解构
艺术歌曲写作初探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写于斯德哥尔摩
解构二次元
解构神学之解魅
20世纪初期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