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婷
摘要:当前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包括用户窃电和私自改造电表、供电流程过多导致供电系统负荷过大、用户电表易故障、接线安全事故以及接线错误等,严重影响装表接电工作质量,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本文将简单介绍智能电网与智能电表,分析智能电网装表接电工作的问题,并就合理应用装表接电技术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应用
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针对其的装表接电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不仅仅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更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的运行安全与质量,故而必须加以重视。对此,电力企业需要对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着重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充分利用科学、规范的装表接电技术促进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提升,为智能电网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一、智能电网与智能电表概述
(一)智能电网
随着现代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电网运行要求不断的不断提升,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其具有电网数据可视化、电网负载趋势预测、设备故障趋势预测、二次设备独立通信、用户互动、实时监测、智能物联、大数据分析等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而优质的用电服务,同时也能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和效率,降低电力公司运行成本。正因如此,智能电网正在逐渐取缔传统电网,是我国电力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是在智能电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智能化电表,其与传统电表相比具有扩展性、仪表多能、数据自动处理等优势,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电表。具体来看,智能电表具有先分级后分时段进行计量、用户处简易继电保护、防止传统窃电模式、自动化抄表、自助缴费、数据采集和显示等特点,能够从多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加透明化、智能化的用电服务,同时打破传统电表运行管理模式,为电网运行提供良好环境。在智能电网中运用智能电表,能够促使负荷预测准确度提升,为故障分析提供准确依据,同时推动智能用电新技术不断创新与开发应用。
二、智能电网装表接电存在的问题
(一)用户窃电和私自改造电表
一直以来,用户窃电问题都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智能电表本身能够依靠全电子式结构与多级权限管理对传统窃电行为进行有效防范,但是难以保障新的窃电方式和行为不会出现,给装表接电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小挑战。部分用户为了私利可能会私自接电,并且在操作中会留下不少安全问题与技术问题,不但会对电力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给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小隐患。
(二)供电流程过多导致供电系统负荷增大
在用电高峰期阶段,电网运行负荷会显著增大。智能电网较传统电网更加复杂,不但设备设施类型更杂、数量更多,而且系统本身复杂程度也更高,当供电流程过多时更容易导致电表运行出现故障。部分人员在装表接电过程中没有对此加以重视,没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防范,很容易导致电表在用电高峰期出现问题。
(三)用户电表容易出现故障
智能电网的运行难免会出现故障,智能电表同样如此。电表一旦出现故障,必然会给用户正常用电造成影响,也会给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电力企业预测用电情况等造成影响,严重时更可能导致电网崩溃和瘫痪。因此对电力企业而言,必须加强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工作管理,一旦发现用户电表出现故障,应当及时进行处理与修复。
(四)接线安全事故
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存在一系列不安全因素,如果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或者技术水平过低,可能在接线过程中遭遇安全问题。尤其是部分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在装表接电过程中没有切断供电线路,在带电状态下进行操作,更容易遭遇触电安全问题。而且在部分特殊情况下无法切断供电线路,必须在带电状态下进行装表接电,操作人员如果没有做好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人身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五)接线错误
智能电网系统较为复杂,装表接电难度更大,要求接线人员对整个电网系统以及智能电表结构有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界线,才能充分保障接线正确。但是部分接线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或者欠缺实际接线经验,或者为了谋私而故意进行误操作,导致接线错误问题出现,严重影响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工作质量。
三、智能电网装表接电技术应用策略
(一)加强用户窃电和私自接电行为管理
在智能电网装表接电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用户窃电及私自接电等行为的有效管理,这既是保障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途径。首先,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用电宣传教育,制定完善的电力管理规范,在提高用户安全用电意识的同时对窃电、私自接电等违法行为进行大力惩处,有效减少用户切电行为。其次,电力企业应当从技术层面加强装表接电管理,利用先进技术将智能电表重要技术写入芯片,从而起到固化测量模式、增加计量程序次数的目的,对测量异常进行有效检测。同时把电表与电力系统数据终端相连,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有效地发现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二)科学制定装表接电规划
为了推动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工作稳定推进,电力企业应当科学制定相应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电力企业需要针对智能电网的电表运行及实际安装情况进行全面研究,从而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装表接电方案,同时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以严密的方案及档案指导装表接电工作开展。同时还需要对装表接电的技术以及具体标准加以规范,从而指导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三)全面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
为了保障装表接电技术得以科学、高质量、高效率应用,有必要提升工作专业水平,故而需要全面落实相应的专业培训工作。根据智能电网装表接电工作实际需求,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提出全新要求,制定相应的指标并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当以接线技术为主,让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接线方法与技巧,从而保障接线安全,同时规避接线错误问题。工作人员应当切断供电线路再进行接线操作,并且在接线结束后确保电能用户终端可正常工作再进行供电。如果必须在电路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接线,则需要去掉新电表的软铜线或者使用绝缘胶带紧密包裹软铜线头,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模拟培训,丰富其实践经验,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其认真负责地进行装表接电,不得出现为谋私利而违规操作的情况。最后还应当培训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要求其在对用户电表进行维修维护时心平气和地与用户沟通,并且对电表故障进行排除和修复,做好装表接线工作。
(四)落实装表接电监管工作
为了充分保障装表接电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有效应用,有必要落实相应的监管工作,进一步减少技术应用不到位等问题。对此,电力企業应当在制定科学装表接电工作规划和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相应的人员管理工作。明确工作人员装表接电职责,一旦出现接线错误等因人为失误导致的问题,必须及时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结束语:
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智能电表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也会对智能电网的运行造成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加强装表接电技术应用管理,加强用户窃电和私自接电行为管理,科学制定规划,全面加强工作人员专业培训,落实监管工作,促进装表接电工作质量提升,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用电服务的同时,保障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电力企业电网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智向春.新形势下智能营销建设中装表接电工作探究[J].智库时代,2019(15):273+276.
[2]赵佳,沙思旭,徐晨.基于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18(11):103+102.
[3]宋书文.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探究[J].电子制作,2017(04):92-93.
[4]康薇.面向智能电网的装表接电技术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