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芬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若与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的肉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往大处讲,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就看能不能唤出它们。而慷慨的赞美就是唤出它们一部分的一个有用方法。”——哈佛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案例
案例一:女儿小溪今年刚上小学,虽然她从小视力不好,但是我跟她爸爸总觉得只要她看得清黑板,学习应该没有问题。记得她从小就特别喜欢看书,四五个月时就喜欢大人给她讲书,稍大一点了就会自己找小书看,十四五个月就认识二十多个字,三岁多会背三字经,记忆力很好。但是上学后发现她学起来挺吃力,特别是数学计算,一页口算快的孩子几分钟做完,她有时要做个把小时。同样的题目过了几分钟又不会做了。比如:记住“十可以分成三和七”,那么“10—3=7”就能很快知道答案了,可她就是记不住。数学老师总宽慰我说不要着急,慢慢自然会好起来的。可是每次看她连这么简单的每天都在练习的口算题还要想半天,就忍不住发火。这使得她对口算有些害怕,就怕自己做错。
一次,她在房间做口算,我在客厅陪小女儿看书,她喊着问我:“妈妈9-6=?”,我说:“怎么能问妈妈,你要自己做啊!”“我已经做好了,看看你跟我的答案是不是一样。”于是,我故意说等于五。结果她高兴地说:“恩,我也等于5。”这可把我气坏了,狠狠批评了一通,把她的作业本也扔掉了,任她自己在一旁大哭也不理她。过了许久,我也开始平静下来,我想她之所以不敢正面问我这道题怎么做,也许是她真的不会,但是又怕我说她“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都不会?”因为最近我在辅导她口算时常常会没有耐心,常常抱怨她。见女儿无助地趴在桌子上哭,我走过去拥抱着跟她说:“口算不会做没关系,你刚刚开始学,不会做是正常的,不会的可以问妈妈,妈妈不会批评你,但是你用撒谎的方式是妈妈最不能接受的……”女儿抱着我哭得更伤心了,或许是我的这番话说到她心坎里了,于是我又鼓励她:“于老师也说你很聪明,上课会积极发言,口算只要多练习就会赶上的。”女儿释然了许多,调整了心情开始做题,第一道比较简单,她一下子做出来了,我赶紧表扬,一表扬就来劲了,比原来快了一些,女儿也特别高兴。
案例二:因为担心女儿用眼太多,所以很少让女儿写字,连名字都是上学以后才学会的,每天家校本上的作业她总是抄不起来,也不愿意抄。一天放学,她的家校本上超了一条作业,我就表扬了她有进步了,能自己抄作业了,朱老师也表扬了她,于是第二天、第三天她把作业都抄起来了,而且特别得意。每天的日记原来是她说我记录的,现在也都是她自己写,而且写得还挺多。
案例三:女儿吃饭很慢,不专心吃,于是我就故意给她盛少一点,然后说“看起来今天你有可能超过我了!”早上起床也是如此,先给她计时,只要比昨天进步一点就表扬她。
结论
尽管女儿跟其它孩子比起来动作还是比较慢,口算也是班里最慢的,但是跟她自己比起来已经进步很多了。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因此,也都对孩子寄予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厚望,一旦孩子的表现偏离了自己愿望的轨迹,就难免急躁,迁怒于孩子。小溪爸爸脾气比较急躁,容易对她发火,有时甚至要打骂,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孩子还是时常犯同样的错误,动作依然拖拉。实施“赏识教育”一段时间来我觉得还是有效果的。
分析
赏识教育这一说法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口号“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赏识教育是根据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他符合孩子那种希望得到他人肯定和欣赏的心理。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赏识,就是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事物。
首先,赏识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克服孩子的自卑和怯懦,增强自信心。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孩子形成自信心,培养孩子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各方面的表现都更加优秀。
其次,赏识教育有利于挖掘儿童潜能,使孩子的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童年时期曾被认为是老师眼中的智障儿童并劝其退学,而就在那时,爱因斯坦的母亲却没有放弃他,她坚信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并且鼓励爱因斯坦,给他自信,让他获得成功。
最后,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不怕困难等意志力,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独立性。现在的孩子受挫能力很差,面对困难、失败不敢面对,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鼓励孩子,面当孩子失败时,不要一味的责怪,打击他的自尊和自信,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再站起来的力量,让他们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從而正确地对待困难和失败。
当然,实施赏识教育还应把握好度。“只要表扬不要批评”的赏识教育是不可取的。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我这孩子要哄、要捧”。如果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一味地表扬,那是片面的。赏识教育也包含批评,但批评的方法要巧妙,要在适当的时机恰如其分的提出批评,要以帮助提高认识为前提提出批评,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要在被批评者能够接受和愿意接受的基础上提出批评,总之要讲究批评的艺术,把批评与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表扬孩子要讲究方法,应当具体可感知,而不是简单的“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的表扬只会增长孩子的自傲,我们应当理智地表扬孩子,如“今天你吃饭很专心所以吃得快”,让孩子明白自己是因为专心而受到表扬的。
总之,“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允许失败的教育,是让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作为家长、教师,我们应尽可能给孩子提供自由舒展的空间,让他们在和谐安详、快乐的氛围中享受生命的旅程。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秋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