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2019-10-21 22:46洪德艳
科学大众 2019年8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

洪德艳

摘   要: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织,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能可划分为行政职能、生产经营、公益服务三大类别。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事业单位将整体迈入改革阶段,作为其中最具体特点的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在其内部进行人事改革的意义十分重大。文章将针对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在事业单位中,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属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类单位,其本身是政府机构改革的具体产物,同时也是事业单位中占比极大的群体。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既有社会企业的属性,又有事业单位的特点。所以,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位置。

1    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1.1  干部职工对于人事制度改革有抵触情绪,改革内在动力不足

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需要全单位人员共同协作,在事业单位中,部分人员对于人事制度改革的认识不够,很多事业单位职工的思维形成定势,仍然依照计划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事业单位准则,不愿接受市场经济的形势,也不愿面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反而努力维持着原有的事业单位秩序。另外,事业单位有财政支持,所以导致事业单位职工犹如被圈养的动物一般,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愿面对新的社会情况,也不愿改变事业单位现有的组织模式。一旦开展企业化人事制度改革,势必会将人事制度改变为聘用制,所以职工热情不高。而且,在事业单位中部分领导过于求稳,对改革抱着能拖则拖的态度,不能主动推进改革工作,改革的步伐缓慢,甚至有部分单位将改革作为形式上的问题对待。

1.2  改革政策不够完善,改革步伐缓慢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将人事制度改为聘用制后,其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良好地建立完善,部分人員无处分流,导致单位内部人员意见极大。(2)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岗位招聘条件和职称评价、考核管理等体系不能良好协调。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仍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上岗,这对于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和流动来说都是极大的阻碍。

1.3  薪酬分配制度不完善,改革缺乏内在激励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改革时,内部的酬薪分配制度仍然处于之前的平均主义,有着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事业单位的企业化人事制度改革就没有办法完全实行下去。另外,事业单位的年度考核制度以及薪级工资、岗位工资等相关政策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制定内容进行,而是按照工龄、年龄、等级和资历去制定薪酬,缺乏一定的自主权,这也是客观影响事业单位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问题之一。

2    改革的措施

2.1  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转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观念

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进程总体目标为:截至2020年,建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监管有力、运行高效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为: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渐转化为行政机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则转变为企业。对于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将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而是保留原事业单位序列。从这些方面看,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目标已经十分明确。所以,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在思想和观念上也应该及时调整,明确定位,同时提高改革的宣传力度,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张性,不再拘泥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缺点,而是将正面效应放在首位,形成改革势在必行的认识。在宣传过程中,事业单位也应该积极开展以“转制改制”为内容的教育会,让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能够理解改革过程,明确改革目标,坚定改革步伐。

2.2  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

想要解决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要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内部情况的社会保障体系。另外,还需要及时健全改革后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最后,对于改革后的人事代理制度,应该有明确要求,如扩展人事代理范围、办理新进人员的社会保险,将事业单位人员变为社会企业人员等。除此之外,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人事争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明确仲裁制度,从而良好地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将争议问题纳入法制轨道,从而维护劳动争议双方的合法利益。

2.3  调整创新内部薪酬机制,增强改革积极性

在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中,首先应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不以人设立岗位,要以岗位定位具体人群。另外,在改革中还应该引进公平的竞争录取机制,人事制度改革后实施公开招聘,利用招考的方式择优录取,从而为事业单位培养实际人才,如此也方便了人才流动。改革过程中,还应该将单位的自主分配权予以扩大。将事业单位个人工资的审批权力下放到单位内部,国家只对总量进行审批,单位则负责绩效考核内容。

3    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是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将对单位重新定位,明确责权,去行政职能,增强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这不仅符合现阶段市场经济的情况,同时也符合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方向。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体制中,要大力发展聘用制,转化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从而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转变,更加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

4    结语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转变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观念。其次,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推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最后,调整创新内部薪酬机制,增加改革积极性。如此才能完成人事制度改革任务,有利于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男.浅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人事制度改革—以艺术院团为例[J].品牌,2015(7):274.

[2]张男.浅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艺术院团人事制度改革[J].人才资源开发,2014(20):11.

[3]王秋军.阜新市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4]董兰平.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南京市交通工程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J].江苏交通运输,1996(6):29-30.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三化”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