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 白鹏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将加强城乡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城乡规划效果,加强城镇建设工作尤为重要,能够为城乡的发展开辟出全新的领域,为城乡规划及建设工作的实施及开展提供着力点,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本文对城乡规划的转型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出路。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内部结构;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和谐社会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具有必要性。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深度不断加强,推动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城乡经济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新型城镇规划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城鄉规划的转型背景
20世纪79年代以后,城镇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现象,城镇化在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社会矛盾的大规模产生,加剧了社会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对于一些沿海城市,农村县城在城镇化下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以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更快。通过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调查分析显示,当前市区中的城市化空间表现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城市项目向外扩张,另外一种是由村集体发起的,并限制在非农业及农业工作化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经济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已经建成的市场网络及工业体系地区附近的城市的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以非农业经济为主。但是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仍然以非农业经济及多样化经济为主体,主要经济来源主要为农业耕作。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做好城乡规划转型工作具有必要性,城镇化的发展倡导合理及科学的发展方式,传统的片面式、导向式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城乡规划转型具有必要性[1]。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所面临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促使农村农业经济逐渐向城市工业经济方向转化,农业地区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由于我国的农村地区人口较多,且耕地面积较少,自给农业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生产模式。由于自给经济仅能满足农民日常的生活需求,无法带动农民致富。因此,非农业经济成为促进农村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地区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提升农业生产力具有必要性。在农村地区中,一些有能力及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仅留下一些老人和孩子,进而导致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陷入到恶性循环中。在非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留住农村的村庄,有助于带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另外,在集体农业经济取代个体农业经济后,引发集体农村工业化现象的产生,该种形式属于农村工业化发展形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而是被效率较高的全球企业及私营企业所代替,对市场的协调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出路
(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为了提升新型城市规划及建设效果,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在规划建设中融入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项目,以便能够将区域的特色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还需要意识到统筹兼顾工作的重要性,以确保建设规划项目的合理性及科学性,以便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城市的功能。为了促进区域特色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需要将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及环境充分的融入进来,彼此之间融为一体。同时,要想带动城乡发展实现良好的融合,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城乡经济发展体系具有必要性,应摒弃传统的同化型城乡发展模式,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城乡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提升城乡规划及建设效果。
(二)优化城市内部结构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建设工作的难度明显增加。为了提升城乡规划效果及规划质量,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改善现行的规划模式,提升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另外,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应优化各项环节,由于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结合目前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相关的规划及设计工作,以此来带动城市功能性的快速发展。同时,还应该不断优化城市的发展结构,摒弃传统的城市发展结构,构建全新的城市发展规划模式,以优化城市的内部构造,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效果。通过此过程,有助于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及优化配置,确保了城乡规划工作的有效性及合理性[3]。
(三)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为了提升城市规划及发展效果,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是带动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步伐日益加快,进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降低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为了带动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应严格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以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生活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指导思想,以生态城市、绿色及低碳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以便能够明确人、城市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的和谐型,加快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以小城镇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农村社区大量产生,其中最为典范的城市村和城市中的边缘村。通常,城市化中的社区属于一个非正式的住区,住房质量较差,并且还缺乏严格的监管。目前,中国城市化社区的快速发展已经不再以拆迁重建作为主要发展模式,新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文化驱动创造力为主要发展方向。由于城市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正规的规划及规章制度要求,城中村及成边村的建设及维护工作是建立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较于城市市区,城中村及成边村现代化城市的性质较为缺乏,并且还导致城市的基础设施存在较大的缺陷,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不能满足城市现阶段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将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战略节点,以提升城乡规划转型效果[4]。
四、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了加快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城乡转型具有必要性。目前,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存在较多的问题,对城乡的发展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优化城市的内部结构、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以小城镇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促进了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带动了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民营科技,2018(12):240.
[2]徐洪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1):75-76.
[3]刘毅然.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22.
[4]缪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155.
第一作者:刘晨,(1983.05- ),男,辽宁省沈阳人,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师,本科,110004,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第二作者:白鹏(1982.03-)男,辽宁省鞍山人,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本科,110004,研究方向: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