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对于美术课程来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整体素养。然而普遍初中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缺乏兴趣,而将自身重心更多放在了主课学习方面。为此,教师便可以尝试应用兴趣教学法的方式,促使学生们的兴趣得到激发,进而提升学习质量。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初中美术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的意义,并对于具体方法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应用
引言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有效投入到美术课程学习之中,教师变应当积极应用兴趣教学法的方式,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所在,从而认真参与其中,增强学习效果。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的意义
其一,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兴趣教学法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对于美术课程而言,本身便有着一定的趣味性价值。因此,兴趣教学法本身便于课堂内容存在联系。一方面能够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还能展现出美育的价值。这样一来,学生们的整体水平必然会得到全面提高。
其二,教师通过应用兴趣教学法的方式,可以促使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得到进一步缩短。在整个课堂之中,教师将会有大量时间和学生们展开深入沟通和交流,并根据学生们的个人反馈,对课堂内容进行改进。长此以往,学生们对于美术教学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从早期的排斥变成喜欢,进而能够认真投入到课堂之中。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采用兴趣教学法的方式
1.依靠多元美术教学提升学习兴趣。
在早期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法往往过于机械化,将重心更多放在了学生技能的掌握方面,因此会设置大量临摹的内容,使得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变得极为固执,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创作意识。久而久之,学生们自然很难感受到美术练习的乐趣所在,变得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理应采取多元化授课模式,引导学生们变得喜欢美术课程。
例如,在进行素描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对学生们进行素描技法的传授,之后再安排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展开合作。在小组之内,学生们轮流给他人当模特,同时还能共同展开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交换自身意见。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而将自己对于素描本身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们便会逐步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由原本的排斥逐渐变成喜欢,进而在真正意义上爱上初中美术课程。
2.依靠生活课堂提升学生意识。
美术本身便源于生活之中,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自然不能将美术课程和生活完全分开,而需要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原本十分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将美术课程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促使其内心潜在的积极性能够得到全面激发。
例如,教师在進行美术课程教学的时候,无需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能够在其原本基础之上进行拓展,逐步延伸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们走出课堂,来到大自然的环境之中,直接在户外进行写真。学生们在大自然环境中认真观察,自主展开生活体验,从而可以让其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潜在的美感价值。
又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在课后布置一些生活化作业,诸如让其运用自己所学的美术技巧,为自己的父母画一幅肖像。学生们一边观察一边刻画,逐步能够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付出。如此一来,学生们的作品不但更具艺术性特点,而且还将学生自身的情感全部融入其中,进而使得创作效果得到全面提高。
3.依靠情境创设增加课堂兴趣点。
从现阶段来说,情境教学的利用率越来越高。此类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便是能够为学生们创设真实的环境,促使学生们仿佛深入到情境之中,在短时间之内迅速融入,以此将内心潜在的美术激情全部激发出来。为此,教师便需要将课堂内容作为基础,以此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能够确保课堂教学顺利展开。
例如,在进行以“艰苦岁月”为题的美术创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在互联网中下载一些与长征有关的片段,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们播放。学生们通过观看,可以充分感知红军在征途之中的艰苦。如此便能使得学生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坚定,在实际创作时,便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相比于早期陈旧的模式,显然这种方式更具吸引力,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美术作品创作的乐趣,另一方面还能确保其创作的作品更具特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能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兴趣教学法的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能够感受到美术课程的魅力。如此便能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更为高效,学生们的整体水平自然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为未来的个人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姗姗,巫马梓.论初中美术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师,2018(9):91-92.
[2]张明礼,艾驰师.试论初中美术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1-12.
[3]覃金荣,莫丕谷.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C]//2016年3月現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5(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