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桂香 乔彦霞
摘 要:受新课改的影响,思维导图在教学中作为管理与学习的工具广受关注,它将放射性思维和开拓性笔记技巧结合在一起,应用效果显著。然而英语作为一门以语言为导向的学科,失去环境的独特优势,良好的学习方法显得更为重要。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可以通过架构知识网,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学;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概述
(一)思维导图的理论介绍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称心智图,1974年托尼·布赞(Tony Buzan)在《Use your head》中将思维导图作为单独的定义最先展开系统论述,而思维导图传入大约有20多年。它作为一种图像式的放射性思维工具而存在,主要通过中心词的辐射作用来完成对其它知识的学习。通过对国内思维导图研究的总结,研究者大都采用布赞的观点:“思维导图是人类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
作为思维导图的创立者,他也代表了各位学者对思维导图特征的观点。在此本文总结了托尼·布赞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提到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①:
1.集中性: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
2.放射性: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
3.层级化:次级的分支附在上一级的分支上,可以无限延展。
4.节点化: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
(一)思维导图自身发展的优势
思维导图自身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强大的实用性、目标性、逻辑性。首先,实用性、目标性强:总体来说,统一的研究思路分别呈现在文章中,研究对象主要是各文化课。其次,逻辑性强:以空间结构传递的思维导图,从中心词向外辐射,形成各级分支,从而能达到简化知识结构,并有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网,从而指导实践。
(二)应用于学科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对于刚接触英语这一学科的小学生,教师更应注意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相对于线性方法草拟和记笔记,使用思维导图在学科英语教学中有不可代替的优势,具体表现在:
在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1、只需识记由中央图形放射出的词汇或句子,增进理解和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率;2、以关键词串联各个知识网,节时省力3、鲜亮的颜色使词汇、短语、段落的理解更加显眼;4、各种颜色、图形有助于激发人的右脑,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思維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学习是小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部分,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架构词汇网,能达到节时省力的效果。本文以外研社小学英语教科书(2013)为例,诠释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思维导图在新授词汇时的应用
小学中高年级,词汇量明显增多,由于小学生只零星学习过碎片式词汇,对于单词的记忆还处于机械识记状态,所以理解并运用新授词汇,确实难度较大。而思维导图,就可以以其鲜活的线条与文字,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词汇。
(1)事先预习,新旧结合。
上课前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以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展开,继而以本单元的新单词为中央图形,并联想自己学过的相似词汇,找出新旧词汇的内外联系,进而生成次级目标序列。例如:学生在预习四(上)M4时,有关食物的单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当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以学习过的 food 为 中心词(如图4-1),然后按照一定的层级向四周发散,同时可以根据本单元题目“Do you want some...?”把想吃的食物列入到导图中,以此既复习了以前的知识,也更简洁的预习了新词汇,为学习新内容铺路。
(2)有意拓展,发散思维
为将新旧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帮助学生有意义的拓展课外词汇,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等形式,引导学生训练发散思维。在系统学习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建构成一支简单的知识网。
2.思维导图在复习词汇时的应用
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记忆规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新词学习后必须进行阶段性复习,但一昧的背诵和默写,只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倦怠。在进入词汇复习阶段时,学生可以结合旧知识,将新学习过的知识与旧知串联,形成知识网。当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处于基础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并不能完整绘制完美的思维导图,在制作过程中相应科学的指导和评价,能够保证制图的正确性。
例如在复习什么是形容词时,教师也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通过以Adjective为中央图形,以花瓣的形式向外放射,枚举各种形容词的例子,如此,以这种形式,不仅能使学生在区分词性时思路清晰,而且不易混淆与动词、副词之间的区别,可以广泛的适用于中小学。
3.思维导图在拓展词汇时的应用
小学生记忆单词的数量在新课标中有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学生在平常见到的单词远远超过课标所要求的单词数量,在日常学习中,有目的的拓展一些课外词汇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季节”这一模块中,单词表中尽管只提及 season,但在学习时,完全可以绘制一个以 season 为中心的导图,加之色彩与线条的填充,相应拓展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等词汇。
四、结语
彼得·圣吉说过:“要想教给人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不要刻意教他们,而应当交给他们一种工具,通过实用工具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思维导图,就是这样的一种工具,它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将言语信息图像化,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本篇论文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概念、现状、优缺点以及在各个层面的应用做了详细概括,特别是应用方面,通过例举大量实例,来引证本文的观点,希望能为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面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叶刚译.思维导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3.
[2]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外研社,2013:45.
[3]《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5.
[4]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M].外研社,2013:32.
[5]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与实践[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3.
[6]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
[7]宋芹芹.我国思维导图十年研究概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76.
[8]宗影.思维导图在小学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校园英语,2017:28.
[9]Buran,A.&A.Filyukov.Mind Mapping Technique in Language Learning[J]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56.
[10]Buzan.T.How to Mind Map:The Ultimate Thinking Tool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M].London:Thorson,2002:6.
注释:
[1]《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 :托尼·布赞.如何制作思维导图: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