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写景作文教学

2019-10-21 16:16于金涛
青年生活 2019年9期
关键词:发现美新课程

于金涛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中,开展写景类的作文教育活动一定找准重要点,教师在教育学生写景作文学习时,一定要抓住美点进行写作,要引导学生发现周围景观中的美感,用美好的眼光去欣赏美景,“抓住美写”才是教育学生写好风景作文的关键点。将教育中常见的写美形式进行归类,整合成一系列的教育方案对学生们进行教学,这是新课程中,提高学生写景作文学习质量的有效方式,能够培养出学生们发现并欣赏风景美感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写景作文;发现美;欣赏美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中,写景作文的教学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进行教育的:利用感官体验,细致的观察景物再具体的进行描写;按照事物的顺序进行描写;抓住风景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结合景物的动静形态进行描写。这几种景物写作方式虽然对景物类文章的写作很重要,但是,并没有准确的抓住风景写作的实质。

我国教育部中《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关标准》中并没有指导学生进行风景写作时要“按顺序进行观察”“以一定顺序细致比较观察”“有顺序的重点观察”等字眼,规章中以“不拘形式”“留心观察”“乐于运用”“新奇有趣”以及“重视独特情感”等文字进行描述。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相关标准》中给出的教学建议为:教师在进行风景写作的教育时,必须要改变传统作文写作的教学观念,写作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审美兴趣,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教师一定要足够重视写作教学的教育模式,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风景写作的能力。

一、“抓住特点写”与“抓住美写”

写景作文主要就是将自己看到、感受到优美风景,用自己的审美观表现出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风景写作时,应引导学生抓住风景的美点进行写作,而不是按照风景的特点去写作。 在学生进行写作时,应考虑好风景写作的内在本质。写作本质是体现文章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没有对描写之物的思想情感,就没有进行写作的必要!而写景作文也是如此。文章作者只有对风景事物的优美产生强烈的喜爱、赞美等思想情感,才会有将风景写作成文的想法,正因如此,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写景教育时,应该以美感写作方式作为风景事物写作文章的指导重点。另外,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写景教育中只依靠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话,会严重的忽略风景美感上的描写,使得指导效率不高。

景物特点的概念其实是十分模糊的,在实际的写作教育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景物,以景物特点来描写整体景物,是非常难以把握的,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写景教育。相反的,让学生们观察风景事物的美感处进行描写,利用美点描写整体则会容易很多。比如,让学生描写一幢房子,找到这幢房子的主要特点,很多学生都会不知道该怎么去描述。反之,让学生找到这幢房子的美感之处,那么学生都会发表自己对这幢房子的感受,像是房子的外观好看、颜色漂亮等,又或是这幢房子的阳台比较好看,玻璃的颜色漂亮等;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发现的事物的美感。

二、细致观察是否一定能使学生写好景物作文

想要使文章变得生动,就一定要在写作之前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景物写作之前,都会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景物,这个观察的顺序,也是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安排好的,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的顺序去观察景物,之后再进行景物写作就会使得文章变得生动,然而,这些写作方式,都是教师为学生安排的,并不是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这种方式使得学生们在独自进行写景观察时,失去教师的写作指导,不会自己进行观察,没有景物观察的头绪。景物都是千姿百态的,例如,写一种景物时,可以用一种方式去观察,下一次,在写其他景物时,还是以同样的方式去观察,就不一定会适用。景物有着复杂的独特性,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观察景物进行写作,并没有完全正确的指导方式。因为,人的思想主观是有差异的,观察出的事物也是有差异的,正因如此,具体的观察方式也是完全没有标准的,而教师的对景物的观察标准也不能代表学生们对景物的审美。写景代表了作者对风景事物的喜爱和赞美,在景物写作中,必须是以学生的眼光为标准进行写作才是写景作文教育的意义,学生们在写作前,细致的观察自己喜爱的地方,对于其他没有感觉的地方,可以不用去细致的观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善于进行细致观察的学生,文章虽然写的长,却没有美感。因此,单纯的进行细致观察,并不会使每个学生都写出生动的景物作文。

三、培養学生在写作中发现并欣赏美感的能力

写景作文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们在写作中发现和欣赏景物美感的有效方式,就是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美感的形式,美感是一种概念,单纯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清楚美感,因此,可以用归类美感形式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写作美感,这也是培养学生们发现和欣赏美感能力的有效方式。实际的景物写作教学中,可以将景物的美感归纳成以下几类“动态美”“形态美”“色彩美”“朦胧美”“博大美”“光亮美”等形式,利用这些方式来解释景物的美感形式。例如,写作草原风景的作文,学生都会认为风景很美,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草原风景为什么会这么美,一是“博大美”,草原无边无际;二是色彩美,草原一眼望去碧绿明亮。这样较为直观的景物解析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们明白景物的美感之处,学生利用这样的方式,在独自进行景物写作时,学生就会自主的分析出景物的美感,找到景物美感因素。例如,学生在景物写作时,观察公园中的一座艺术塑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发现这座塑像的美感——形态美与色彩美,通过这两个方面,学生可以将塑像的美感,用自己的方式生动的在文章中描述出来。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写景作文的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们从“美”点出发,培养学生们在风景写作过程中发现风景的美,能够欣赏风景的美,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风景写作的效率,有益于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审美观点。

参考文献:

[1]张洪玲,陈晓波.新版语文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姚春杰,陈荣艺.作文有效教学招招鲜[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步华.高效能作文教学5项修炼[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发现美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音乐,让语文课堂更“美”
浅谈对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如何挖掘小学语文课程之美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