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19-10-21 11:00郑红缨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评价老师课堂

郑红缨

如今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基础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前那种单一的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不适合《新课标》所要求的多元化发展。在新课教学改革中,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更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评价的作用,采用多种方式来准确、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下面就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 、 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要及时

对学生进行评价,应体现及时性原则,选择合理的时机及时评价,而不能等到时过境迁。特别是在课堂上个别同学有精彩的表演时,如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发现了一种简单的解题思路、想到了另一种辅助线的作法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经过了自己的一番思考后得出的,这是最为可贵的,需要老师及时地、甚至是大张旗鼓地表扬和肯定,在褒扬的词语上绝不能吝啬。

2、评价要准确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支兴奋剂,恰如其分地评价,能够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客观、准确地用不同的评价语言指出学生的长处和以后应注意的地方,学生就会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3、评价要平等

在评价学生时,教育者经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对弱生的优点大力表扬,即使出现了问题,也是用期望的语气轻轻代过,而对于优秀学生的一点错误往往采取大力批评的方法, 总认为好学生不用经常表扬,应该比弱生要求格外严格,这种态度会让优等生逐渐失去学习热情,因此,教育者在评价学生时,要一视同仁,没有偏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评价,让每位学生平等地参与评价,只有这样,评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4、评价要尊重学生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能够公平、公正得处理事情,学生才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充分激发出自己的潜能;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才会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如果在课堂上总能够本着尊重的原则去评价每一个学生,我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的课堂。尊重往往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课堂氛围,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学习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5、评价要因人而异

评价学生要因人而异,不能对所有的同学都采用同一个尺度。教育者应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后进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和局促,让他们在课堂中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自我存在的真正价值,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的学习有了高水平的表现或独特的见解时,同样也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向上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更求上进。

6、评价要真心诚意

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教师要把每个学生都装在心里,对每位学生的情况都要了如知掌,以便及时、准确地评价每位学生,教师要用诚恳的语言,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确是因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因为他的出彩而激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真诚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

7、评价要富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只有善意、友好的评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只有巧妙得体的措辞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提醒的话语,是沁人心脾的春风,是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干涸的心田;它更是一只号角,促人不断奋进。艺术、科学的评价学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评价的几种方式

1、表扬性评价

成长中的学生,迫切的期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肯定自身的价值。教师的表扬,更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有时,教师一句表扬赞美的话,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和性格,教师的表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评价,争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不只是那些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的赞美和评价。

2、激励性评价

由于激励性评价往往是从正面肯定学生合乎规范的良好行为,因而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以及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愉快情绪体验。而这种愉快情绪体验与老师的表扬、激励是分不开的。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和积极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建立和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3、启发性评价

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解或”,课堂上学生不可能总是把所有的问题都回答得十全十美,当学生的答案出现不完整或错误时,老师要耐心地听完学生的讲解,明确学生的思维到底在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并用启发式的语言和形象的板书帮助学生一步一步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一次不行就采用多次,讲解不行就多举实际,复杂不懂就先从简单开始,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因为一个知识点没有弄懂而导致后面的内容都没法掌握,如果教师帮助学生迈过这道槛儿,学生就会带着积极的心态更加努力地学习。

4、教育性评价

《新课标》中强调,教育有比升学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培养有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下一代,这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远比升学重要。因此,在課堂上老师不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等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能力的开发和培养等进行必要的评价。力求改变以前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努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分数评价

把学生的表现以分数的形式给予奖励和惩罚,也是评价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给学生以分数评价时,老师尽量多以加分为主,多以鼓励为主,通过分值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充当自己的“小助手”,把课堂评价权、作业评价权、平日表现评价权等交给学生,通过采取组内互相打分、组与组之间打分等办法,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数评价,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

三、评价的几种技巧

1、委婉式的评价。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心里有些重,特别希望别人把他们看成大人,而且该阶段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又特别敏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进行温和而曲折的评价,使他们感到教师的评价不是针对他这个人,而是针对他学习中的出现的问题,不是在蓄意找茬整人,而是在激励他们好好成长。在这种心理氛围中,评价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目的也很容易达到,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的热情,不带任何偏见,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2、幽默式的评价。

幽默式评价既可以降低犯错误学生的心理紧张,制造轻松愉快的气愤,又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在尴尬的处境下变得积极交往,更容易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批评。

总之,恰当评价学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评价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充满“爱”的眼睛,能及时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评价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独具的匠心,能探寻到适合每位学生的评价方法;评价需要教师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在这种评价下的学生,就会把学习当做是最快乐的事,愉快地在课堂上展示着充满个性的自我。

猜你喜欢
评价老师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写字大课堂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