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蕾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事业单位财政改革实施力度逐渐增大,这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不断增多。此种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若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财务管理,难以满足现阶段财务管理的各种需求,因此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开始向着精细化的方向进行发展。针对此,基于对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分析,本文 主要详细阐述了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与意义,以及同时在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1(b)-118-02
事业单位作为一种以国家公益为目的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目前在事业单位财政改革的政策影响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初步成果,但在趋向于精细化与全面化的财务管理发展趋势下,事业单位在财务精细化管理改革下,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对此,为了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切实于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1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简介
1.1 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现阶段较为先进的一种管理意识与理念,其是在科学管理与发展的急促上,通过全面化与系统化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起相应的科学管理流程与考评制度,以在部门财务监督机制的有效配合下,实现财务各项活动的精细化管理,进而用于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相对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财务精细化管理更符合现阶段的发展学期,且其也是事业单位财政改革的必然需求,对于促进事业单位材质改革的深入具有十分重要性意义。
1.2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根据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整体情况分析,事业单位在进行实际财务精细化管理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全面性。事业单位作为一种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与卫生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在实际进行财务管理时,涉及到的财务数据十分繁杂,若实际财务管理时不够严格与仔细,难免会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数据不够全面。相对于传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式,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更加突出,事业单位能够通过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制度与方式,真实地将各项财务数据进行相应反映,且同时可以在协调各个部门的职能与资源下,做到合理分配、各司其能、相互监督的管理要求,进而在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与高效率。
(2)系统化。系统化不仅是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也是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方式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时,涵盖的管理内容比较多,而系统化则是将这些财务管理内容,进行统一化的管理与分类,以使得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紧密的进行联系,形成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制度与组织,进而促使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开展。
(3)专业化。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作为一种先进财务管理方式,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与传统财务管理不同,其对使用技术与管理人员具有明确的专业化限制要求,只有确保使用技术与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达到相应标准,才能正常有效的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实际管理过程中,通过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体制与专业财务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在遇到专业管理数据与突发情况时,专业化与快速化的进行相应问题解决,切实于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专业性。
2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未能树立正确观念
尽管目前在事业单位财政改革的推进下,一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形成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因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意识比较片面化,过于追求事业单位财政改革的部分内容指标,而忽视了对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核心,使得事业单位管理人員无法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例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引导财务精细化管理时,其没有根据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与内容要求进行相应措施实施,只是单一的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改进,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作用无法充分进行发挥,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都比较低效化。
2.2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很多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方式了解不够深入,难以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完善化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大部分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有效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建立了相应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但因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专业人员比较缺乏,使得很多不相同的职位,都是由同一工作人员进行担任,此种情况下,极易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监督机制的设立,且同时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制度制定也不够健全与合理,使得财务精细化管理缺乏有效的制度与监督体制支持,从而致使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难以有效进行提升。
2.3 预算管理不到位
由于事业单位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比较片面,很多事业单位都不够重视预算管理的工作实施,致使预算管理多形于表面,而未深入贯彻实施到实际管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预算管理是根据事业单位的下一步会计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预算编制分析与管理,且编制时需要采用专业的预算方式进行。然而在实际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时,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是采用比较简单化的增量预算方式,即在事业单位原有支出资金的基础上,进行预算额度的增加,这种预算方式使得事业单位预算金额一直是只增不降,很容易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投入过大。
3 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改进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财务精细化管理意识
首先,事业单位管理需要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与理念,将事业单位粗放式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进行有效转变,以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有效推进。其次,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以身作则做好各项财务精细化管理要求与制度,并适当根据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合理化作出一些财务精细化管理制度改进与完善,以促使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最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需要定期举办财务精细化管理知识讲座,以深化事业单位员工的思想意识,进而确保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整体效果。
3.2 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管理负责人应根据内部管控的实际情况,从内控每个部分与层面上,进行内控核心与中的分析,以根据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职责清晰、相互制约、相互约束的内部管控财务管理体系,用于进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支持与保障。另外,对于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收入管理、成本支出管理等重要财务管理内容,需要对应建立相应工作管理与监督制度,以在严格规范与全面监督的制度实施下,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3.3 推动预算管理的精细化
做到预算管理的精细化,事业单位负责人需要在进行预算编制前,对事业单位各项财务支出情况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发动相应工作人员与专业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定额探讨,以合理化制定预算编制的定额制度。此外,在实施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预算指标进行相应工作实施,以确保预算管理的执行性与合理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作为实现财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事业单位只有有效根据财务改革的需求,做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方面的改进,才能确保事业单位的长久稳定发展。因此,进一步改进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不仅有利于促进财务改革的深入,也有利于減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上的经济风险,且同时对于保障我国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水平也具有较多的有利之处。
参考文献
[1] 王书红.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J].智富时代,2016(6).
[2] 冯阳春.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J].中国商论,2018(4).
[3] 苗壮.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实施路径探析[J].商业会计,2017(4).
[4] 杨茜.关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施精细化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7(24).
[5] 万明奇.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民商,2018(6).
[6] 李强.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