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状况、新兴产业的集聚原则和方法,未来发展机遇等方面着重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绪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旅游业作为一座城市发展经济的新兴产业,对于特定区域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是不可估量的,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再加上其得天独厚的各项自然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对于其经济发展与脱贫无疑是一举两得的举措。
2、发展现状
国内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区旅游景区点的开发建设初见成效,在旅游景点的旅游交通、通讯、公厕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同时多地引进外商投资开发,资源开发力度明显加强,并且各省市旅游景点开始注重打造旅游品牌。但是国内在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第一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认识尚未完全统一,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 第二现行旅游管理体制尚未理顺,旅游景区开发力度小、开发程度低,且产品开发不全面 第三旅游产品种类少,档次不高 另外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旅游人才的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住宿档次和服务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另外对于发展程度、发展规模不高地区在引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方面困难较大。
3、发展阻碍分析
国内虽然拥有诸多良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由于受到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限制,经济发展较弱地区品牌推广不力、开发建设滞后、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服务不完善、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明晰等因素的影响,与周边其他县市相比,存在旅游形象不突出、客源市场开发不足、市场结构不合理、旅游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多处景点客源市场相对较为单 一、狭窄,且从旅游者的出游形式来看,以散客和家庭式自驾游为主,组团式出游为辅。尽管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但特色不,其吸引力和知名度都只局限于一定的区域内,难以涉猎到更多地区的游客资源。目前旅游产品市场类型以旅游观光型及休闲度假型为主,而商务、会议、宗教、疗养、购物等其他类型的产品市场较少。某些地区的旅游形象潜在要素虽然较多,但由于资源不具有唯一性,因此导致旅游形象的外在竞争力不强,较难取得突破,难以打造成主题突出、资源与众不同、具有全国知名度和世界知名度的旅游形象,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光。
4、新兴产业集聚原则及方法
第一应该注重差异性原则,雷同发展、同类竞争是无法取胜的。第二做到与整体形象相统一,以凸显整体形象,从而使目的地形象易于识记。第三整体形象设计需要主题鲜明,并且每个景区(景点)的旅游形象也必须主题明确,没有主题或主题模糊是无法促进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识别和推广的。第四放弃“单打独斗”的资源开发策略,整合旅游资源,与区内外著名景区组合形成旅游精品线路,并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有效融入地区域旅游合作大格局中,实现资源互补、游客互送、市场共享,以获得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发展中的优势地位。第五既要很好的借鉴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的经验,又要找准自身定位和资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异。因此根据前述原则采取相应措施,如制作官方旅游网站,介绍当地的旅游产品,发布相关的旅游信息,提供平台供游客来进行讨论 在全国大型综合旅游网站、以订票、订房、订团等商务活动为主的网站以及综合性门户网站旅游频道上宣传东江源品牌,宣传旅游产品 通过相关的影视媒体来宣传旅游,除了常规的电视新闻以外,还可以在火车、汽车、商场的大型显示屏或网络终端电视等移动媒体上 可采用当地景区作为电影电视剧拍摄的外景地,各地方台播放。为了能達到旅游业更好的集聚效果,可依托较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古风建筑、民族习俗、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等特色旅游资源,加大政府对旅游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着力规划建设核心景区和游憩休闲带景区,并围绕这些重点景区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集群,通过集群的关联辐射作用,向上下游延伸旅游产业链,扩大资源向产品、产品向效益转化的能力,实现旅游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工业旅游 大力推进手工艺和手工作坊的发展。发展特色瓜果业。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的优势,将生态保护林带、果园种植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加强果园及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果园观光、特色瓜果品尝的果业旅游。利用举办节事的机会,积极发展商贸旅游,促进旅游购物。抓好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的建设。在旅游区(点)建立旅游商品专卖店,在条件充分的地方建立旅游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销售网络。发展旅游交通业。发展特色工业和手工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生产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日用消费品和食品。加快旅游景点至主要公路(如省道、县道)的连接线的公共交通建设,将旅游相关交通列入各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计划。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引导和鼓励文化、文物、体育、影视、文艺团体等文化部门和单位与旅游相结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开发各类文化旅游产品,丰富旅游文化娱乐活动,促进地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使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5、后续发展建议及措施
不仅要对外的交通需要大力改善,对内的交通网络也需要提升与完善。景点间的道路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修建,还要增加公共交通设施,游客中心与培训中心使用同一主体建筑。另外,交通公布信息系统、交通配套设施(停车场、加油站等)、交通秩序管理等缺乏,需要增加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此外,应避免道路交通两旁的景观过于单调。当前旅游客源不足,规模不大,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不明确、不突出,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不明显。多地区的风景名胜区很难与周边其他市县明显区别开来。因此,如何进行旅游形象、旅游产品的营销与策划,将劣势转化为优势,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之举。另外部分旅游区对外交通还处于“三无”状态(无铁路、无国道、无高速公路),这些地区的进入性和内部交通状况制约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部分路段存在路面不佳,会造成游客的不便,因此大力改善对外交通势在必行 同时增加对外交通的方式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由于偏远地区的居民还是以自行车或电动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城区的道路没有划分出人行道,甚至部分人流密集的路口都没有安装红绿灯,这样不利于未来自驾游的发展,特别是部分贫困乡镇的交通路途长、班次少,大多数游客或居民仍然必须依靠私人运营的小车和出租车。旅游区缺乏大型的停车场,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停车场的需求会不断上升,站场设施停车场亟待建设。注重景区、景点与道路的解说系统建设,建立以实景图文解说和手持式解说器为主的解说系统和导游系统。结合不同需要,采取不一样的解说系统。在解说系统的内容上应包括景点相关信息,如景点的成因、相关文化宗教信息、延伸信息等。在静态展示解说系统的同时,采取向导式解说系统,也就是导游人员解说。以高层次解说导游为目标,不仅要熟悉景区的知识,还要有足够灵活性。某些景点的交通图在网上没有及时公布,缺乏自助游信息,交通指南上也缺少说明,导致很多游客在该点陷入交通困境。根据上述建议可选择的具的措施有:加强公路沿线的交通服务设施建设,要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近取材、量需而建的原则进行建设。增加交通线方向标识和距离标识的建设,指出某一点可达的每一个旅游景点的方向与距离,并且以就地取材的原则建设标识系统,要符合生态保护的需要。与电信部门合作,建立目的地信息系统,及时为游客提供交通信息。增加通往景点交通线方向标识和距离标识的建设,指出某一点可达的每一个旅游景点的方向与距离,并且以就地取材的原则建设标识系统,要符合生态保护的需要。建设交通信息作为旅游信息中心,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可以以网络查询、电话查询和短信查询的方式展开。游客集散中心建设体现旅游特色 手工艺的展示和销售。“入厕难”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应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成为彻底改善旅游厕所状况的直接指导。运用“三网合一”:分开发三网资源,进行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宣传和促销工作。三网合一的工程能提供各种旅游信息资讯服务,包括景区(点)、住宿、线路、服务、旅游产品最佳组合等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给旅游者一个全面的语音先导系统。利用移动通讯网搭建移动资讯平台。
5、未来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应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纳入周边地区的生态旅游线路,顺应生态旅游的大热趋势,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区域协作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各地旅游区应效仿类似黄山、张家界、九寨沟那样以一个龙头景区带动片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尽快制订与周边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多种资源整合开发计划并加入区域旅游联盟、融入大旅游圈,以获得区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作者简介:黄浩城,男,会计硕士,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