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应用于武警部队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探究

2019-10-21 02:30葛晓妍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英语教学

【摘要】:“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该理论实际应用方面,特别是当面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群体和院校培养学生目标多元化等情况下,产出导向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未可知。本文基于武警部队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结合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尝试分析该理论应用于武警部队院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武警部队院校 英语教学 实施可行性

一、引言

经过外语教育者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我国的外语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我国各行业都迎来“走出去”时代。习主席也多次提出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强调深化教育改革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要讲好“中国故事”,就需要大批能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基于此,近年来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不断,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英语教育“重讲轻练”、英语学习偏向“考试驱动型”,导致在英语能力素质养成上有很大缺漏和弊病。为改变当前局面,英语教育者惯于“洋为中用”,引用西方教学思想,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学情的本土化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理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该理论实际应用方面,特别是当面对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群体和院校培养学生目标多元化等情况下,产出导向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未可知。本文基于军队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尝试分析产出导向法应用于武警部队院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二、产出导向法概述

文秋芳教授于2008年提出“输出驱动假设”(文秋芳,2008),它主要适用于中高级英语课堂教学,输出驱动的主要目标是促使学生激活并运用先前多年所积累的英语知识。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完善,文秋芳于2015年正式提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教学流程。教学理念包括“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 教学假设包含“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 教学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产出评价”。

产出导向法基于国内英语教学实际,针对普遍存在的“学用分离”现状提出了适合“中国学情”的理论和方法,体现了POA具备区别于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的“中国特色”。一方面,该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中介的促成和评价,明确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该理论既强调“产出”(production)的过程(producing),又强调产出结果(product)。同时,“产出”又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实现了对“输出”这一概念的扩充和深化。

三、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军校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为了适应当前军队现代化建设和新时期军事战争的需要,武警部队院校的学训模式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同时,部队官兵迫切需要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来更好地执行维稳处突任务和参与国际军事比武与交流活动。然而,武警部队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课程设置特色不突出,学员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越来越突显。武警部队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武警部队院校课程设置上过分偏重大学英语教学,忽略“军味”,即军事特色,导致学员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学科来看待。学员大多抱着功利性心态学习英语,在大二通过四级后,就彻底放弃英语学习,这种现象在军校学员当中相当普遍。POA能从源头上扭转军校英语“学的用不着,用的学不到”的现状,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施手段入手,努力营造贴近实战,贴近部队的学习氛围。通过结合军事英语课程的开设,在产出驱动上下功夫,深挖部队工作和生活素材,提取有效的情景切入点并结合英语知识点的传授,积极调动学员的学习冲劲,激发学员的学习欲望。使学员完成从学习书本知识过渡到养成英语实战应用能力的转变。

教育理念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兴趣和参与度。目前,军队院校的英语课程主要是精读课程,以背景介绍、词汇语法讲解、课文逐句精讲、加上课后练习的固定教学流程,每个单元再配之以听力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学员全程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参与度不高,且无法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POA的引入恰好能解决这一难题,从课前任务布置、课上讲解答疑和课后任务完成与评价三个阶段共同构成一个教学循环:第一阶段,预设问题,鼓励学员自行解答,在此过程中必然会碰到难题与知识盲区,这样做能激发学员的学习欲望,手段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例如U校园平台的应用,在课前发布任务并提供相关资料下载 第二阶段课上讲解答疑,教师总结知识点和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形成系统性学习纲要,便于学员领会和掌握,提升学员的认知高度,真正做到学懂、学透 第三阶段,课后任务完成与评价,本环节也是产出导向法的最终环节。学员将输入的知识技能有效地转化为输出。结合写作、口语、翻译等任务,实现多维度多层次锻炼学员综合语用能力的目的。课后评价和反馈能够帮助学员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语

POA在课程设置上突破固化思维的壁垒,使学习变得有趣、有用,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沉浸式学习的乐趣,实现“用的学得到,学的能用到”,将惰性知识转化为培养贴近部队,贴近实战的英语应用能力。该模式强调产出驱动输入的新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的角色由“领导者”向“辅助者”的巨大转变,这也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学重点和教学节奏的把控能力,知识“输入”和成果“输出”的相互协调以及实战导向的英语应用发掘潜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员来说,POA的引用颠覆了传统课堂的被动式听讲,全面锻炼和开发学员自身的探索精神、思辨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同时对学员的自律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我学习规划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所述,在理论上POA应用于武警部队院校英语教学具有很大可行性,但真正推广到武警部队院校还需要进一步实践探索,发现问题并积极改善,努力贴近军校学员学训实际,调整教学方案,实现产出导向法的设计理念和追求的教学效果,为我国培养高水平的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复合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 界,2008

【2】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李艷.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J].教学实践探索,2018

【5】唐艳花.产出导向法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J].外语教学研究与探讨,2018

【6】周时娥,孙立芹.军队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与转型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

作者简介:葛晓妍,1988.03,汉族,河北,讲师,硕士研究生,武警工程大学外语第一教研室,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背景下POA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