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云
摘 要:依法治企是依法治国的微观基础,干部员工作为企业的主要参加者,是深入开展依法治企的主体,对于弘扬社会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企业的干部员工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常用的法律知识关注较少,或者只是大概了解并不会运用。加上普法宣传形式内容枯燥,比较单一,造成了法治观念淡薄,在应对突发案件时,经常畏首畏尾,不知所措。因此,本文针对怎样拓宽普法宣传途径,创新普法形式,结合干部员工分层分类,使其与个性特点相适应,转变观念,净化法治环境,切实推进法治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法治建设;依法治企;普法形式
前 言
近几年以来,在“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法治文化的引领下,立足沿海沿边的地域特色,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交流,在探索和实践中识别、传播、转化,逐步沉淀了具有防城港特色的“知行.边海”法治文化,为企业普法宣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前言-法治建设的格局
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深入的开展不仅是全面的依法治國的基础,还是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这项任务不仅在当前十分紧迫,更要作为长期依法治国的工作。一定要严格遵循党十九大的要求去进行整个区域的普法工作,依照《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意见》,将主题定为“法在身边·和谐边海”,将载体定为“法律六进”,将重点工作放在“谁执法谁普法”上,把重点放在增强法治文化的阵地建设上将“四个结合”工作方针贯彻到底,将五个工作的机制建立并完善,将“6个3”的普法相关工程落地,使载体得以丰富,形式得以创新,在全面建设法治广西过程中将法治宣传和教育的基础作用充分利用起来,使广西成为我国边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 边海法治文化建设现状
(一)法治文化意识进一步提高
通过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企业的法治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干部员工的法律意识逐步提升,领导干部垂范学法、关键岗位人员聚焦专业专题学法、广大员工学考结合全员学法。员工连年普法考试参加率100%,合格率100%,未发生因员工违法违规引发的纠纷案件。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支以法律专业人员为主体,三级普法员为补充的普法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法治文化宣传典型人物。全员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良好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形成
内外普法力度不断加强,员工在工作中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利,通过协商、发律师函解决纠纷;社会各界提高对《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规的认识,依法用电依法护电,线房、线树矛盾进一步缓解;通过法企联建不断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企业依法治企助推依法治市,构建良好的内外部法治环境。
三、 企业普法宣传形式现状
(一)普法宣传形式单一
目前企业法律知识普及形式比较单一,仅仅依靠一些公司活动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在宣传的方式上也只是对法律知识进行宣讲,在一些显眼的地方拉横幅、贴标语、出宣传栏等,并没有把普法宣传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以宣传效果不是很好。
(二)普法宣传力量不足
承担普法任务的仅是企业法律人员,没有形成“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局面,宣传普法人人有责,同时企业在普法经济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企业人员法律意识宣传比较薄弱,宣传力度不足。
(三)普法宣传对象重点不突出
企业进行普法宣传的主要人群是内部工作人员,并没有加大对外部客户或者单位进行宣传力度,而且普法宣传没有针对特定人群去宣讲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没有针对性对特定对象进行法律重要知识普及,导致宣传对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四)普法宣传积极性不高
企业宣传支持力度不够的同时,企业法律人员宣传法律知识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只注重完成部门任务;而各部门在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时,普法宣传意识不高,思想不够积极。
四、构建普法多样化新格局
(一)加强输血式教育,推动普法教育向纵深发展
加强输血式教育,构建多样化普法教育方式。普法深化过程的基础是纵深发展普法教育,保证普法工作的时效性。要加强法治相关理念教育,输血式教育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它既能保证普法工作的实效性,也能够让普法对象懂法、守法和用法,更能成为新时代国家与党进行法制建设的选择。全面传播法律知识是普法的任务及目标,增强新规新法的普法教育方式,让整个社会的法治理念与人民的法治素养有效的增长,不要存在个体独立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
(二)发挥党员引导性,提高普法学法的积极性
发挥党员引导性,构建多样化普法引导方式。党员干部所受到的法治教育比一般群众要多得多,接受普法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多,同时党员思想积极性高,在普法宣传上要发挥领头羊作用,树立普法工作榜样,积极推动普法教育的工作,同时以身作则积极宣传法律知识。要多提供平台,把每一个普法教育方面的力量集中起来,把普法教育的感召力进一步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全面宣传普法
利用多媒体,构建多样化普法宣传方式。目前已经迈入了全媒体时代,跟随时代进步的步伐,利用好媒体传播方式。运用手机短信、普法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增强普法力度,利用媒体方式加大广大群众知法法学的深度,依托联络员,采取定期走访、经常联系等方式,全面了解基层情况,准确掌握群众诉求,不断增加普法宣传面。
(四)提升普法工作实效,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构建有效的普法工作方式。普法工作深化的重点是完善普法工作机制,提高普法工作的效率。目前,不健全的普法工作机制导致不能有效的去根除普法工作中部分难题,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第一,完善普法工作的责任机制,保证其工作实效性。在法治中国的治理下,尽管已经有很明确的普法工作目的,但是普法工作相关责任体系还不够完善。完善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度,要把每个层级机构进行确定,进而完善基层普法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第二,要设立严格的普法相关工作考核制度,按照普法工作原则,干部带头进行普法工作。将普法的考核机制进行完善,首先要确定区域普法的方向,以防普法的规划趋于形式化;然后要健全普法相关工作相应的奖惩制度。合适的奖惩制度能够调动普法单位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能够使普法部门的构架更加完善;最后要健全普法工作相关的保障制度,提高普法经费,才能保证能顺利促进普法工作的进行。
五、创新普法形式对法治建设的影响
(一)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有助于提升全民族法律素养,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中打造出一个浓厚的氛围。改变被动的宣传,深化和推动普法工作,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养与法治素养,贯彻法治中国的理念。
(二)普法工作是法治队伍建设的“造血”工程
其一,普法工作能够使法治部门的架构更加完善,其二,推进普法工作能够更好的培养出法律人才,尤其是基层当中的法律人才。除此之外,深化和推进普法工作,还能够包装培养和挖掘社会中潜在的人才,给建设法治中国供应人才的支持。
结 语
综上所述,在法治文化建设中,要把工作的措施做到扎实有力,落实到提高每一级领导干部应用法治方式与法治思维。维护稳定、化解矛盾、推动发展和深化改革能将改革的每一项工作的划分到法治化的轨道当中,利用法治使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深化推动。将改革的风险进行分担,将改革的共识进行凝聚,才能打造出有渗透力、引导力和感召力的法治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罗中华,赵玫晨.创新普法形式 实施依法维权——一八六团工会“四五”普法工作有声有色[J].兵团工运,2006(10):21.
[2]陈继先.创新普法形式 产生聚合效应——以“法治大篷车”基层行大型公益普法活动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S1):58-59.
[3]刘健.我国普法管理系统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4]梁晨,刘紫英.新媒体下乐山高校普法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