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宁 姚泽金
摘要:影视作品与所处社会之间有着某种同一性的关系。影视是一定的社会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生成物,是对那时那刻的社会结构与时代脉络关系最可信的记录。影视作品与社会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社会学家们研究社会学时,影视作品是一个可靠的研究基础。影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深层结构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学、影视学研究都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键词:影视;社会结构;社会深层问题
社会的“深层结构”是一个人类学概念。相对于社会的“表层结构”来说,“深层结构”指一种社会中既不会发生律动,也不可能发生突然的变化的层次;沉淀下来的民族心态,是它;既不被看到也不被感受到,是它;影响着每个人的思维和行动,是它!它让人们在同一背景下时,行为上有着某种统一性与规律性。
本文将从社会视角对影视中的深层结构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电影反映出的社会深层矛盾
影视作品能反映出一些所处时代社会中的问题与矛盾。大多数影视作品毫不留情地揭露了隐藏在和谐表象下的社会矛盾,发人深省。
例如,在80年代的韩国,民主运动与独裁政权的斗争此起彼伏,“光州事件”在韩国民众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由于政治的斗争和社会的动乱,贫富悬殊、平民受难、阶级隔阂、女性不受尊重等各类社会矛盾渐渐浮出水面。
在此背景下,韩国新电影逆势而生,朴光洙、张吉秀、张善宇等青年电影人敢于直面现实、批判社会。1980年,李长镐拍摄了批判社会贫富悬殊和阶级矛盾的影片《风吹大好天》,成为韩国新电影诞生的标志;此后《流浪天涯路》、《寡女之舞》一路推进,多方面触及社会批判题材。而朴光洙的《七秀与万寿》、《黑色共和国》等影片,多以都市贫民和在政治对立中受伤害的平民为对象,以社会阶级隔阂、民族矛盾贯穿探索民族分裂为主题。
同样反映社会深层矛盾的还有2004年的美国电影《撞车》。《撞车》以“9·11”和伊拉克战争为背景,以种族歧视为切入点,被“9·11”和伊拉克战争伤害的美国观众,被这部电影高明的叙事技巧抚慰了心灵,反映了美国社会中宗教信仰不同所造成的矛盾,并用巧妙和感人的情节给出了好莱坞式的和解。
二、電影中体现出的社会心理
在特定年代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相比起其他艺术作品,影视作品能够更直观地反映此民族的整体心理与精神状态,因为影片即是一种集体创作的产品,也是为满足大众的愿望而生产的。
可以说,某一民族某一时期的影视作品中,多次被采用的题材与母体,不仅见证说明了表面社会现实,而且还透露着这个民族中人们集体的心理状态。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这部被很多观众抱怨“看不懂”的片子,实则隐晦地表达了1958年至1976年期间中国社会一种普遍压抑的心理状态。
在六十年代初这种时代背景下出生的导演姜文,将房祖名饰演的小队长,设定为那个时代一代人的缩影——无知压抑而又渴望美好人生。实际上,《太阳照常升起》表现出了那个年代社会群众内心深处的疯狂、压抑、无知无助又渴望美好的心理倾向。
综上,影视作品不仅可以死简单地反映一个时代下社会的原貌,还可以给错综复杂的社会困境下的人们发挥指示性的作用。
三、受众社会需求在电影中的体现
影视生产离不开众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例如它要探索适合于特定受众的表现方式,以满足他们的社会需求,他还要了解研究适合特定受众的情节内容,广泛激起受众的兴趣。所以,影视的题材特别偏爱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为受众所广泛关注,以这些热点问题为题材制作的影视作品,也会收到大量关注。
例如近两年,拐卖儿童问题尤为严重,各大新闻的报道使受众更加关注这类问题,这时,这种题材的电影就应运而生了。
在电影《亲爱的》中,田文君和鲁晓娟感情不和,见面就吵架,而维系两人的可爱儿子田鹏被拐卖引发了两人极大的精神危机。影片展开了现实社会中另一个暗部,直面拐卖儿童这一社会敏感问题,出色地表现出受骗和爱子一方、寻亲子不可放弃和些微理解之间的种种人间复杂万端的情怀,令人痛彻心扉。无疑,这是一部接地气且具有内涵深刻性的创作,它反映出了如今社会大众正关注的拐卖儿童问题,将这个问题杂糅了双方的情感、亲情、夫妻关系等因素,尖锐地通过电影提出来,而最终的结局,也令人不免心酸。
任何一个影视作品都不是照搬现实生活的,而是用特别的艺术手段,选择、改编甚至重构。可以说,影视作品用艺术手法展现了社会现象,有时也给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些合理的解释。
四、结语
必须承认,影视作品与所处社会之间有着某种同一性的关系。影视作品是一定社会结构与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对社会时代关系来说,影视作品是可信的印证,影视作品与社会学有着分不开的关系,社会学家们研究社会学时,影视作品是一个可靠的研究基础。
影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深层结构对于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学、影视学研究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作为影视媒体领域的新生代力量,我们应透彻地分析影视社会深层结构,努力制作出能够反映社会、带动社会甚至改变社会的中国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史可扬.“第三极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电影美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11).
[2]萨拉夫.社会印象[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7.
(指导老师:姚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