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2019-10-21 08:21青榄君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环卫工孝顺男孩儿

青榄君

每个周末的清晨,我都会去小区后面的一棵大榕树下晨读,经常看到一个小男孩儿,帮他做环卫工的母亲打扫街道。打扫完了,母子俩还会一起歇一歇,说说话。温暖的画面令人感动。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联想到前不久网上热传的一个视频:上海某街道上,一个体型肥胖的年轻女子,拽着一个女环卫工的头发拖行数米,其他环卫工急忙上前拦架。事后记者调查发现,这不是陌生人之间的斗殴,而是女儿在向母亲要钱!这位被女儿当街拖拽的母亲已经48岁了,离异,一个月才赚几千块钱。而她的女儿孩子都有了,还隔三岔五伸手向她要钱,不给钱就辱骂、殴打……

同是环卫工的子女,为什么小男孩儿这般体恤母亲,而那个年轻女子却成了“白眼狼”?我问小男孩儿的母亲:“你家孩子真懂事,是怎么教育的?”

这位外地来的女环卫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这句众所周知的俗语,没能解答我的好奇——穷人的孩子中,有很多懂事的,也有很多糟糕的。我相信,一定有某种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别。

这种因素究竟是什么呢?看到下面的故事后,我恍然大悟。

某君高中时沉迷网络,时常半夜翻墙出校上网。一日他照例翻墙,翻到一半即拔足狂奔而归,面色古怪,问之不语,从此认真读书,不再上网。学校盛传他见鬼了。后来他考上名校,昔日同学问及此事,他沉默良久说:“那天父亲来送生活费,舍不得住旅馆,在墙下坐了一夜。”

可是,假如这个父亲的艰辛没有被儿子意外发现,那么儿子还会改邪归正吗?

孩子不是天生就懂得体恤父母,他们只有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和苦难后,才会对父母心生感激,进而对自己严格要求。相反地,如果父母把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艰难困苦,都向孩子进行過滤、屏蔽,为孩子刻意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能奢望他们知父母恩?

当下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富人家的孩子当富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当富二代养,“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放在过去的确是成立的。上学时,我拼命地努力,想通过学习去争取更好的生活。我从来不大手大脚地花钱,因为我知道父母供我读书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都是他们的血汗钱。那个时候,不仅是我,我身边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这样。我们从小目睹父母辛劳、体验生活困苦的孩子,懂得“热爱生活”的道理,有着奋斗与吃苦的自觉。

现在,一些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觉得亏欠了孩子,担心孩子被别人家孩子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反而更加娇惯、宠溺孩子。

当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的好东西和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时,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孩子们心安理得享受着一切,根本不知道知足,不知道感恩,不知道体贴父母,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相反,还滋生了虚荣、懒惰、不学无术的坏毛病。

我的一个侄子今年参加完中考,接下来是一个长长的假期。他爸妈让我帮忙,介绍到我家附近的奶茶店打工,体验生活。

第一天,他跟我们汇报说:“老板教了各种技术,我学会了做好几种饮品,也能炸鸡排和薯条了。”

第二天。又和我们说:“这奶茶店可真是太赚钱了,那么几勺糖粉,加上点儿水,加上一块柠檬片,就要卖五块!我看开这么个店不错!”

我听罢,跟他分析了经营店铺的各种费用,他摇摇头说:“看来,钱也不好赚。”

每天回来,都有新的话题,要么是告诉我们一天做了些什么,要么就是店里来了些什么人,还知道了一些送快餐的骑手和一些业务员的事,说得头头是道。

有一天我问他:“上班容易不?”

他说:“也容易也不容易,我上班这几天,把一辈子的哥姐都给叫了,脸都笑僵了。”

他干脆给我来了个情景再现:“哥,来啦!喝点儿什么?”

“好的姐。你稍等,坐一会儿,马上就好!”

“哥,进店来坐一会儿吧,有免费wi-Fi,有空调!”

“姐,你是喝橙汁还是奶茶?

“姐,糖要多加还是少加?两勺糖够吗?”

“姐,味道怎么样?多提意见!”

“姐,你慢走,没事过来玩儿!”

“哥,你走好,欢迎再来!”

“姐,带着朋友来玩儿!”

他一口气说了一大串,笑得我直不起腰来。

我说:“真是不容易呢!等你发了工资,你就拿着这钱去旅游吧!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他说:“算了吧,我不想去旅游了!”

我说:“为啥?你不是早就想去了吗?”

他说:“我还是拿这钱孝顺孝顺我爸妈,孝顺孝顺我奶奶,给他们买点儿东西吧!”

我把这话转告给他爸妈,他们倍感欣慰。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精神越疲敝;精神疲敝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歇。

反之,给孩子真实的成长,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教孩子珍惜馈赠与财富,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努力,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馈赠。

有父母担心,当别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时,要求自己的孩子勤俭节约,会不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压抑,影响健康快乐成长?

我们要求孩子勤俭节约,不是说要像祥林嫂一样,天天跟孩子诉苦:“我们很穷,买不起东西!”“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干,还不是为了你?你如果不成才,你还有脸吗?”这么做,会把贫穷感和自卑感深深植入孩子的心中。

在生活的艰苦面前,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另一种是坦然面对,自立自强。父母的选择与示范非常重要。

我认识一个母亲,虽然家里很穷,但总是穿着干净,很早去捡瓶子,又很早回家给女儿做饭。她的脸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情绪,洋溢着淡淡的知足和随遇而安。

而她的父亲也是那么平和,哪怕每天回家汗流浃背、脸色通红,依然平和得没有一点儿脾气,开开心心地和家人一起吃着粗茶淡饭。

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充满希望,在贫穷中依旧保持坚韧的品质。这样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即便生活在贫穷中,也不会养成寒酸、刻薄、拘谨的习气,相反还能直面现实,锤炼内心,进入曾国藩所说的“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的境界。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大鹏荐自《中年读者》

猜你喜欢
环卫工孝顺男孩儿
蓝衣小男孩儿
孝顺
看事
可敬的环卫工阿姨
环卫工何以如履薄冰
环卫工休息室缘何“环卫工免进”
怎么孝顺
孝顺的外婆
我要坐着
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