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霞
摘要:成都美食文化蜚声海外,是成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与研究不足以支撑英语世界对成都美食文化研究需求。本文从他者视野分析了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研究现状,进而探索了适合成都美食文化的发展策略,以此推动成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关键词:成都美食;成都文化;美食文化;英译研究;国际传播
一、引论
基于中国城市“十三五”转型发展背景和文化创意经济发展趋势,立足于创意城市的视角,成都于2010年2月被授予“美食之都”的称号,成为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成都被称为“美食之都”和“吃货天堂”。成都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如:麻婆豆腐、毛血旺、夫妻肺片、担担面、钟水饺、龙抄手,其中四川火锅最具革命性。白居易《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否?就有了火锅的影子,后经过发展成为民间流行的饮食方式。四川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以其热情似火、平易近人和包罗万象的特点得到人们的青睐。而这与成都人“包容百川、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热辣直爽”的群体特征紧密相连。这些品类繁多的成都美食让众多“吃货”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大街小巷的美食共同构成了众多游客心目中的美食圣地。
从2015年6月马蜂窝旅行网发布的《2015年目的地旅游报告》来看,成都上升势头强劲,已成为最受自由行用户关注的城市,马蜂窝热度值为8.14。而对于成都印象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成都小吃,热度值为4,而火锅紧随其后,热度值为3,即有百分之七十的游客来成都就是为了享受成都的特色美食。因此,成都美食文化是成都文化的一大支柱,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研究是成都文化走向世界外宣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成都美食文化的研究现状
成都文化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却并未大规模的进入英语学界的研究领域,有关成都美食文化和成都美食英译的研究成果较少,英语学界仅有一篇博士论文和两篇硕士论文研究成都美食文化。分别是1987年查尔斯·利力的硕士论文《中原的外部边缘》2008年黄新来的博士论文《在线消费团体的兴起“成都吃喝玩乐网”的消费与交流研究》以及2005年陈涛的硕士论文《基于三个城市的快餐品牌选择实证性研究》。
查尔斯·利立在《中原的边缘》中提到了味道正宗、物美价廉的川菜,令他流连忘返的是成都的麻婆豆腐,他认为大餐馆的味道还不如苍蝇小馆。此外,研究者还重点记录了集生活娱乐商务于一体的茶馆文化,品茶、聊天、掏耳朵、打麻将、下象棋,这构成了成都特有的休闲生活的城市风景。[1]
陈涛在《基于中国三大城市的快餐品牌选择实证性研究》中运用实证性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长沙、成都、武汉三个城市的快餐品牌选择的问题,探讨了影响消费者选择快餐品牌的因素,研究了消费者对于快餐的消费方式,说明了三个城市快餐品牌的优劣势,指出了中西方在运营方面的异同,提出了要根据中国消费者对于快餐的需要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因地制宜,才能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
黄新立在《在线消费团体的兴起:成都吃喝玩乐网的消费与交流研究》中探讨了如何通过网络平台使得虚拟社区消费成员及其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之间更为独立优化。[3]
三、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现状
三篇文章的焦点聚集在成都美食文化上,对于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却鲜有涉及。究其原因,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催生了不同的命名方法。如在西餐菜单中,一般只简单列出菜名,标注出主、辅料,烹调方法和佐料等,这与西方国家所追求的实用主义相吻合。而中国的菜肴品种繁多,菜名极其丰富,命名方式又十分讲究。既有写实性菜名又有写意性菜名,这些菜名追求的是“形美、音美、意美”,讲求吉利、喜庆,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风情(吉丽芳2009),这就为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纵观国内外,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研究的现状不容乐观,视域较为局限,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成都美食的名称翻译标准上。例如:[4]谢先泽、潘演强、杜莉在《从“火烧赤壁”与“开门红”谈中餐菜名的英译》提出菜名翻译的三大原则:首先翻译简单明了,其次基本信息清楚,最后常用名词词组。[5]吉丽芳在《浅谈中餐菜单的英译策略》提出菜名翻译的写实性译法和写意性译法。[6]张东梅、林红在《川菜的品牌化与菜名的翻译》中从品牌的国际化视角出发,提出川菜的特色菜名可以采用拼音化的策略。[7]而杨惋达、陈述先生在《“信、达、雅”原则在川菜菜名漢英翻译中的应用》采用严复先生的“信”“达”“雅”为标准,根据不同的菜名的特点、典故等对于菜名采用不同的译法。[8]张媛、梁霞在《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运用》中从术语翻译角度探讨川菜常见烹饪方法的翻译,提出应该遵从准确性、可读性、简洁性、透明性,同时还应该遵循“系统、可变性”原则。
尽管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了“经典四川菜点菜名翻译”项目的最终成果——大型图书《中国川菜》(中英对照版),旨在对川菜的制作方法和翻译方法进行规范,各部门虽已开始动员数百家餐饮企业和非餐饮企业参照标准逐步进行统一,仍然有很多企业、餐馆没有依照其标准进行菜名的翻译,菜名翻译不规范,成都美食的包装宣传仍未于世界接轨。忽视了成都美食文化其后深厚的历史渊源,多彩的民俗风情,特有的烹制方法等方面的英译研究,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现状与成都美食文化的国际化进程很不相称。
此外,除旅游网站上的个别文章与个别节目之外,并未发现系统地译介成都美食文化的项目、外语刊物和电视栏目,成都美食更多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附加产品来介绍的,成都作为“美食之都”本能以美食为切入口,把巴蜀文化、三国文化、休闲文化等有机地融入到美食文化中,让成都美食文化成为推广成都城市文化的利具,通过美食之都文化品牌的推广,展示成都的独特魅力,创新驱动城市发展的多重潜力,推动成都文化“走出去”,促进成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使得英语世界对成都文化有更立体化、形象化、全面化的了解。
四、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研究的发展策略
成都美食文化是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是成都文化走向世界外宣戰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让成都企业家和翻译家“联姻”,成都美食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一种新兴的强势文化的象征。[9]姚键就在《川菜与川菜文化翻译传播的现状与发展战略》中提到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第一、川菜与川菜文化翻译传播内容系统化。全面译介川菜与川菜文化,突出其特点,形成规范系统的川菜与川菜文化外宣资料。第二、川菜与川菜文化翻译传播工作常规化。避免“临时任务型”、“临时拼凑型”和“热炒热卖性”的翻译传播方式。第三、川菜与川菜文化翻译传播途径多元化。川菜与川菜文化翻译传播途径必须是多元的、复合的、立体的。第四、川菜与川菜文化翻译传播质量标准化,即文化视野是否得当;术语与典故的翻译是否统一;翻译的名与实是否契合。
此外,从跨文化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究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研究的发展策略,其原因在于符号学研究需要调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进行跨学科科际整合,从而形成整体且系统的多维认知结构。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式打破各学科之间壁垒,利用跨文化视野和世界性视角来看待问题,在多维认知结构和实践中进行整合,有利于从理性的角度探究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的发展策略。[10]李泉先生在跨文化符号学研究中多有建树,可以借助笔者在《跨文化符号学:新传媒时代文学文化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领域》中提出的跨文化符号学的理论框架来探究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研究的发展策略。
例如,如何让英语世界的受众对成都美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俗风情、历史渊源、烹制方法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就涉及到文学符号的跨语境表意,即翻译策略与跨越性接受问题。而对于成都美食文化的菜名的翻译策略的把握又涉及到文化符号的跨思维表意——文化符号跨文化研究,如何使得西方的写实性命名方式与中国的写意性命名方式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同时能够恰当地其后的文化内涵。
对于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还可以从文化符号的跨文本表意——文学符号跨媒介研究这个方面进行思考,借助媒介来传播成都文化,[11]李萍、张涛就在《创新美食文化传播思维实践多模态国际传播媒介策略》中提出在现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将多种传播模态有机整合,取长补短,更加鲜活生动地吸引国际受众的关注推动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的进一步发展,有力地推介成都“美食之都”文化品牌。
总而言之,成都美食文化和成都美食文化英译研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都美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客观上促进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而成都美食文化的英译研究又会促进成都美食文化的国际传播,形成成都的特色产业,反哺成都经济,推动成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Charles N.Lilly.Outer Edges of the Middle Kingdom, Denton; North Texas State University, Denton,1987.
[2]Xinlai Huang.The Emergence of Online Consumer Groups: Study of Consump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HXfoods, University of Utah,2008.
[3]Tao Chen.Fast-Food Brand Selection,Montreal: Concordia University,2005.
[4]姚键.川菜与川菜文化翻译传播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成都美食之都”的国际传播[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谢先泽,潘演强,杜莉从“火烧赤壁”与“开门红”谈中餐菜名的英译[J]西华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6).
[6]吉丽芳.浅议中餐菜单的英译策略.内江科技,2009,30(11).
[7]张媛,梁霞.川菜烹饪方法英译原则及其运用[J].上海翻译2013.
[8]李泉.英语世界对成都文化传播的接受研究:国际视野与战略再思考.都市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第16辑,2017.
[9]李泉.英语世界对成都文化符号传播的接受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10]李泉.跨文化符号学:新传媒时代文学文化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领域[J].符号与传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