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愈加发达,道路桥梁工程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但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问题最为突出。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道路桥梁表层防水设计理念,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常见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对的策略,以期为道路桥梁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包含多个环节,其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难度大、要求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一直都备受关注。要提高道路桥梁的基础承受能力,必须要提升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质量[1]。积极吸收实践经验以及新的施工技术,认真分析影响防水路基面质量的因素,采取正确的控制方法非常重要。
1道路桥梁表层防水设计概述
1.1防水细部设计
随着我国基础性保障工程施工逐渐开展,道路桥梁表层防水设计尤为重要,通过对其防水细部环节进行研究设计,道路桥梁表层防水的重要性在于细部设计,细部设计对整体路桥表面防水效果十分重要[2]。笔者认为道路桥梁防水细部设计应该从外部优化、内部加强两方面入手,外部优化是指对路桥整体结构进行防水设计,如:路桥坡度设计,主要吸取物理知识及相关理论,从路桥坡度设计入手,加快桥面水流速度、流量,减轻路桥表面“积水”容量等;也可以设计出针对路桥结构的排水装置、辅助设备等。
1.2接缝部位防水设计
道路桥梁中的接缝部位防水设计尤为重要,接缝部位多为路桥主体结构与辅助设施及结构的衔接处[3]。同时,接缝部位也是极易产生积水、渗水的主要部位。因此,基于其重要性,笔者认为在接缝部位防水设计中应该注重材料应用,例如: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水泥混凝土及防水层材质投入等,在施工技术工艺方面一定要加强接缝部位的防水作业,确保无缝隙、无漏点。
2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常见问题
2.1材料不合格
防水路基面强调的是防水性能,如果道路桥梁施工所用的材料不合格,将直接影响防水路基面的质量。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路面材料是沥青混凝土,从实践经验来看,这种材料的防水性较低。当沥青混凝土材料应用于防水路基面建设中,沥青混凝土凝固后容易产生裂缝[4]。加之一些材料在采购阶段并未严格按照要求,导致质检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了施工环节中[5]。
2.2排水系统缺乏科学性
排水系统属于道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防止雨水积聚,减少雨水对路基的影响。如果排水系统缺乏科学性,雨水过多的季节里路基面就会被雨水浸泡,破坏路基的结构。另外,如果排水系统设计缺乏科学性,雨水将无法及时排出,会逐渐渗入到路基里面。如果排水系统在线路、流入口以及排水口等方面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对防水路基面的影响非常大。
2.3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道路桥梁的施工环境通常具有复杂性,地理环境因素对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防水路基面最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当防水路基面建设在地下含水量较高的区域,压实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将直接影响防水路基面的稳定性。在此影响下,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的荷载力也会降低,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2.4缺乏质量意识
防水路基面作为道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通过调查发现,一些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不仅没有按照技术方案和要求施工,还会忽视施工材料的质量。一些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质量意识不高,直接增加了防水路基面质量问题发生的几率。
3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以及策略
3.1提高材料监管水平
材料监管非常重要,提高材料监管力度属于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材料的监管需要从材料选择和购买阶段做起,防水路基面需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材料,同时要辅以防水试验,以确保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質检合格,推动施工工作的开展。沥青混凝土材料属于防水路基面的常见材料,其防水性能不高,为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其防水性能。在沥青混凝土材料中添加黏结性强的材料能够提高其防水性能,对于增强防水路基面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正式施工之前,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要落实材料监管政策,防止材料监管漏洞,发现材料存在问题要及时清除并更换。
3.2提高排水系统设计水平
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掌握道路桥梁施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情况,尤其是当地的降水情况。通过科学分析当地的降水量而提高排水管线设计的合理性。排水系统设计的重点内容是雨水的出入口以及排水管线的直径。针对这些内容要进行科学分析,形成能够正确指导实践工作的技术方案,从而提高排水的及时性。施工中为了获得排水系统设计所需的数据和资料,要做好相关试验并进行论证,以确保最终设计方案的质量。需要确认当地最大降雨量,以保证设计完成的排水系统满足要求。排水模式也是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无论是采用重力排水还是排水泵排水,均需要结合路面的情况进行确定。针对地势较低的路面比较适合排水泵,在设计的时候要加以区分。
3.3做好地质勘察工作
为了避免防水路基面出现质量问题,要掌握施工的基础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处理办法,从而增强防水路基面基础结构的密实性和稳定性。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止路基出现沉降问题,有效避免渗水问题。如果所在区域出现了不均匀沉降问题,或者是在防水路基面的施工区域出现了渗水或者土质松软等问题,可以利用打桩法以及碾压法进行处理。为了保证最终的施工效果,提高防水路基面的防水性能,打桩或者碾压工作完成后,还需要针对地基的情况再次勘察,只有当其稳定性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够进行防水路基面的施工工作。
3.4增强施工管理水平
为了应对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问题,需要提升施工管理质量。
1)结合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的性质和特点制定施工管理计划和方案,同时,按照要求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管理团队,以推动施工工作的开展。专业的管理团队要提高管理的动态化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技术,形成现场跟踪管理和指导的模式,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
2)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反馈并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针对诸如温度裂缝等问题,要利用胶凝材料及时填补,以保证后续防水路基面能够正常使用。
3)必须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人才选聘制度,为防水路基面的施工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
结语: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道路桥梁基础设施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道路桥梁各个施工环节的顺利性和安全性,不仅需要掌握不稳定因素,还需要把握道路桥梁施工的关键环节,针对防水路基面的施工要积极应用新的技术,以便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荣桂枫.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2018(Z2):54-55.
[2]徐雪峰.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148-149.
[3]何佳.浅议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05):279.
[4]牛哲.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3):105.
[5]欧义军.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