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永生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向纵深发展,社会对建筑行业施工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国家也正在加紧对建筑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治理。在建筑领域,施工建设强度不断加大,给生态环境良性循环造成了一定负担,在施工过程中完成绿色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當前建筑行业亟需开展的重要工作。为此,本人在阐释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绿色;施工;管理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普及,社会公众对工程建设的绿色施工越来越关注,在施工过程中推行绿色管理,也成为了建筑行业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要求。只有在保证施工各环节按照绿色施工理念进行,才能促进整个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一、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含义
在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应当把环境当成主导评价因素,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施工管理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都要把建筑行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做监测重点[1]。在施工过程中,建筑修建施工单位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联系实际情况制定执行性较强的实施方案,降低资源和材料的浪费,减小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避免过渡开发和环境破坏。对施工过程中必须使用的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循环利用;减少对工地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的不良影响。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形成的建筑施工绿色管理理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成果,建筑施工单位要以此为行动指南,把这种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在绿色施工管理执行过程中,统筹运用各种先进监测仪器、管理技术和应急预案措施,充分发挥管理优势,以保证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建筑工程建设能够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绿色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
(一)项目审批不够严格,施工单位负责人思想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制度有待完善。一是有的项目审批部门项目施工审批不严格,受传统只顾当前经济利益的思想影响,在审批过程中存在忽视建筑环评等问题,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得以蒙混过关。二是建筑施工相关管理规定有待完善,有些条款内容比较陈旧,在现代法律制度角度来看已经滞后,不符合目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虽然有些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些行业行为规范,但仍然存在不够具体、不够详细,可行性不足等问题。制度体系下的具体的条款,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能实现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影响了制度的实施效果;同时有些施工单位业务主管法律意识不足,带有急于求成的心态,在追求经济利益思想的驱使下,有时还可能出现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三是在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具体执行人员的思想水平不够高,也会对制度的实行带来的不良影响,有的在执行中大胆搞变通,严重影响了制度实施的原则性。
(二)施工设备和技术落后,资源消耗过大。施工单位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再加上绿色施工技术方面,培训不到位,导致最终施工过程执行制度不利,影响了绿色施工管理应取得的实效[2]。同时,在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缺乏具有实际意义的科学指导思想没有建立起来,管理体系缺乏有效指导,以至于绿色施工监管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在控污染控制、噪音控制等方面,只是施行了一些简单的象征性的手段,并不注重实际效果。
(三)环保意识不够强,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虽然现阶段环保的总体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具体的环保条款的内在含义还没有得到充分理解,相关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比如,能够意识到注意保护环境,不随便倾倒建筑垃圾,但是对垃圾的分类并不注意,有些可回收建筑垃圾被浪费了,有的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也有的施工单位思想上比较急功近利,经常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刻意回避环保问题。
(四)施工监管不到位,环保部门及监理单位措施不力。在施工监管方面,监理单位往往注重的是施工效果,注重的是材料的使用效率以及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忽视了对绿色施工管理的监督。在评估验收阶段,专家组也不太重视对绿色施工管施工的科学判定,政府环保监管部门对绿色施工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整个工程验收评定的过程中,对绿色施工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占的比例很少。
三、绿色理念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开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受各方面因素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各阶段、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对设备、工艺进行筛选,选择出最适合于绿色施工管理的设备和方式。
(一)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绿色施工方案。要根据客观实际和行业规范,科学谋划和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实施方案,要统筹考虑节能减排等关键问题。一方面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保障,并施工安全措施到位,在这一前提下,尽可能使用成本消耗低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尽可能减少施工消耗,避免资源浪费;通过提高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利用效率,开发建筑垃圾再利用,把建筑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做足施工的场地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维护,通过制作平面布局图,准确定位施工场地范围,精确规划用地,比如噪音大的机械设备要远离居民聚居地,污水排放要远离饮用水源,建筑垃圾倾倒线路不能从农田经过,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和对水土的破坏。
(二)规范节水、用水、排水等水资源使用管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水资源进行充分的预估和合理的规划安排使用,才能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3]。要安装节水型小流量设备和器具,增强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要注意对污水的收集,设置专门的废水沉淀处理池,分类处理污水:把不具有污染性和有害性的废水集合起来,用于施工车辆的冲洗、施工场地内降尘使用;对于含有害物质的污水、废水,要运往污水处理厂进行标准化处理。施工单位要结合污水处理专业人员安装污水监测装置,以随时获取施工场地周围河流、地下水质量监测数据,做好应对措施。
(三)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建筑施工单位由于施工场地规模很大,建筑施工机械设备产生噪音也非常频繁,因此对声音噪音污染的控制也是施工企业所必须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是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噪音污染的控制和监管,把作业时间与周围居民休息时间错开,减少在夜间施工作业。二是要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隔音设备,同时安装噪音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噪音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以便于及时掌握数据,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施工过程中材料、能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不合理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社会生态环境要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秉承绿色施工理念,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监测体系、监管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工程破坏力,统筹协调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管理的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武.谈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18):160-161.
[2]伏治鑫.谈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措施[J].智能城市,2018,4(0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