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运动生理学是体育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本文通过对小学生运动生理特点的分析,针对人体各种生理系统特点,提出相关的体育运动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学生体育锻炼应该遵循全面性、渐进性、经常性、兴趣性及准备和整理的基本原则,为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小学生;生理特点;体育教学
小学生健康的水平将会直接关系到人们终身健康的质量,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运动生理特点,遵循科学的体育教育方法和体育锻炼原则,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小学体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小学生运动生理特点与体育教学对策的关系入手,分析归纳出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五大基本原则,从而探索出小學体育教学实践的新路子。
一、小学生运动生理特点与体育教学对策
(一)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体育教学对策
1.神经系统特点
小学生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往往兴奋占据优胜,但这种兴奋容易扩散,并且分化抑制能力较差。这一阶段的小学生主要靠具体的直观形象建立条件反射。他们感知能力较差,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其运动思维形式以感觉运动模式为主,具体表现为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而思维能力较差。
2.神经系统的体育教学对策
针对小学生神经系统的特点,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取控制单项练习的时间,同时不断变化练习方式或内容的教学方法。如:踢毽球运动,教师首先采用多应用而少讲精讲的授课方式,要做正确、形象、优美的示范给学生看,然后再教学生两两搭配或者小组练习,练习时间不能太长,同时,提倡教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踢毽球活动之中,这种更加直观和亲近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还可以用小组比赛的方式结束课程。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趣配合锻炼。
(二)骨骼肌肉系统的特点与体育教学对策
1.骨骼肌肉系统的特点
小学生骨骼发育主要表现为长骨的快速增长,骨的弹性大而硬度较小,容易出现弯曲变形。小学生的肌肉增长主要表现为长度的增加,肌肉横断面积较小。肌纤维细攻,肌肉水分多,蛋白质和无机盐较少。其运动表现为肌肉力量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但恢复相对较快。
2.骨骼肌肉系统的体育教学对策
小学生由于骨骼和肌肉尚在发育之中,因此要特别关注他们身体的正确姿态,重视学生坐、立、行的基本姿势,可以通过队列和基本体操的练习强化健美的体态。如:广播体操的教学与训练,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各种优美的姿势,综合训练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来完成技术动作,错误的运动姿势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如:乒乓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可以让小学生练习手握球拍的正确动作,锻炼手的肌肉;练习腿的正确站立姿势,可以避免扭伤脚踝。小学生在生长发育当中,脊柱尚不能承担大的生理负荷,负荷量过大的练习要尽量避免,否则会造成运动损伤。
二、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目的,在于全面均衡的发展身体各部位和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此来达到全面增强体质的目标。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多种体育活动的内容,才能使小学生身体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每个运动项目对身体的影响都有侧重,必须力求多样化的选择,促使身体在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弹跳等各项素质以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上得到全面地发展。如:短跑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的速度、灵敏度,体操可以训练小学生的身体柔软度,跳远、跳高和跳绳等能培养小学生的弹跳力,铅球训练小学生的手臂力量。只有全面多方式地体育锻炼,才能增强小学生的体质。
(二)渐进性原则
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必须要掌握好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跑步,就要从速度和距离方面逐渐增加运动量,一定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由短跑向中长跑过度,中长跑慢慢再向长跑过度。项目的选择上也要力求做到由简到繁,如:拔河,折返跑,乒乓球,再到接力跑,篮球,排球等,这样能避免过早和过多地产生畏难和厌烦的情绪。
在实施渐进性原则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小学生在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密度等方面的度,如果掌握不好这个度,学生就会产生过度疲劳甚至运动损伤的现象。
(三)经常性原则
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锻炼的效果才能积累起来发挥作用。不要仅仅满足体育课上的活动时间和内容,要让学生主动地和自觉地增加课外体育锻炼,保证体育锻炼的经常性和持久性。例如:家长要与学校密切配合,培养孩子早起早睡的良好习惯,生活起居时间有规律,节假日要多参加户外的体育活动,如放风筝、骑自行车等。另外,学校也要教育小学生,要克服畏难情绪,应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作为磨练意志和提高毅力的情感培养过程。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素质强壮决定着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事业非常光荣而艰巨,我们小学体育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只要我们能根据小学生的运动生理特点,遵循体育锻炼的原则,就能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曲宗湖.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杰(1963.07—),男,深圳市福田区美莲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