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泵入利多卡因在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的影响探究

2019-10-21 09:49郑旭光刘亚君靳涛耿浩洋刘文平刘恒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

郑旭光 刘亚君 靳涛 耿浩洋 刘文平 刘恒

【摘  要】目的:观察并探讨术中持续泵入利多卡因对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经口双腔气管插管,术中全静脉持续泵入利多卡因2mg/kg*h,手术结束前拔管停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术中艾司洛尔使用量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持续静脉泵入利多卡因可有效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也不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利多卡因;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预后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82-01

加速康复外科(ERAS)旨在通过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术期多学科管理路径。改善并加速患者的康复。随着ERAS围术期管理概念在我国迅速发展,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减少全麻安排了因为用量已经成为各学科ERAS管理的广泛认识。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指出在全身麻醉中利多卡因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用药。目前国外对术中持续泵入利多卡因可减少全麻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减轻接受胸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患者的疼痛,但关于持续泵注利多卡因对预后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不仅对术中持续泵注利多卡因对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展开探讨还对预后影响进行一定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胸腔肺叶楔形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4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对照组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6.2±4.3岁,ASA分级I-II级,观察组20例患者,男10例,女1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6.9±5.1岁,ASA分级I-II级,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年龄在18-60岁之间;择期行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患者;ASA分级I–II级;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患者;能够与研究者良好交流。

1.3排除标准

患者拒绝;对已知方案中任何麻醉药物或成分过敏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动过缓;预激综合征;肝肾功能障碍者;急性发作和严重哮喘者;急诊手术。

1.4方法

所有患者无麻醉前用药,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心电图、呼气末二氧化碳。全麻诱导后经口双腔气管插管,吸入氧气+空气,行机械通气。纤支镜定位双腔管位置。手术开始前给予帕瑞昔布40mg超前镇痛。术中全麻维持:丙泊酚,瑞芬太尼,順式阿曲库铵持续泵入,维持脑电双频指数术中40-60。按需追加舒芬太尼5-10ug/次,以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基础值<20%)。如加用足量阿片类药物后心率或血压下降不明显,可加用尼卡地平0.2-0.4mg/次或艾司洛尔10mg如患者血压偏低可加用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组诱导时给予利多卡因1mg/kg,术中利多卡因2u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拔管前停药。

1.5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并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价。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经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术前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此外两组患者在吸烟史、麻醉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心脑血管病史等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排除病理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2.2术前检查结果

见表1。

两组患者术前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术中阿片类药物消耗量

对照组20例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平均累计消耗量654.2±12.2μg,其中艾司洛尔消耗量明显增加,观察组20例患者,术中阿片类药物平均累计消耗量622.3±11.9μg,其中舒芬太尼消耗量显著减少(减少约23%)。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4术后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

对照组20例患者,术后11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55.00%,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和头晕此类神经功能反应。观察组20例患者,7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3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目前围术期疼痛治疗的主流药物仍然是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以及成瘾性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平稳恢复,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有临床证据表明同术期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改善术后疼痛,并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从而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利多卡因可刺激抗炎细胞因子IL-1受体拮抗剂的分泌,并可以阻断组织损伤部位的神经传递,从而减轻神经源性炎症,因此可减轻疼痛。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可以确定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持续静脉泵入利多卡因可有效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也不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斌斌,孙健,陈福贵等.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麻醉在非插管胸腔镜肺叶楔形切除术中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7,39(5):374-377.

[2]      曾伟.三种术式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42-44.

[3]      叶贱辉,刘金生,钟荣明等.孤立性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染色定位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4):243-245.

[4]      李金友,孙振宇,谢骏等.单孔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治疗肺部小结节[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10):904-907.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
结膜下注射利多卡因对全麻斜视矫正术中眼心反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利多卡因还有这个副作用千万注意
葛根素联合利多卡因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观察
加拿大警示2%利多卡因凝胶婴幼儿严重副作用的潜在风险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利福平、醋酸泼尼松龙联合利多卡因膀胱灌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分析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预注利多卡因预防硬膜外置管引起神经损伤的观察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