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2019-10-21 09:07景国鹏
读与写·中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评价课堂

景国鹏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6-0202-01

“一收一放,文武之道也”。它既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揭示,又是一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好“收”、“放”二者之间的度,做到收放自如,就能达到教与学的协调,预设和结果的一致。

1.“放开”不是“放羊”

一谈到体育教学的“放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放羊”式的教学,而这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放开”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和应得到肯定的教学指导思想。他的教学内涵十分丰富,目的也很明确,是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法改革,也是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它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练习方式特点,有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与练习要求。既有自由发挥又有纪律约束为前提,以自我完善、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采用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趣择教为主旨,以追求教学氛围的生动鲜活,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最终目的。具体表现为有令则行、活而不乱、管而不死,放得开、收得拢,自由之下不失控,学生乐学而积极主动参与,形成身心俱佳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练局面。

2.“收拢”不是“收栓”

相对于“放开”式教学,“收拢”式教学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不具备放开条件,不适合放开时则不可以随意放开。比如在需要集体练习、集中讲解示范、布置练习、表达教师意向时,“放开”式教学的效果就不如“收拢”式教学。但“收拢”不同于“收栓”,不能不顾学生的心理愿望,束缚学生身心,扼杀学生灵性。在体育课上采用圈栓学生,宁可少动、不动而求安。表面上秩序良好,实则活动范围受限,学生情绪低落,体育教学本质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运动量和强度、密度难有保证。这种收栓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不允许的,是教师与时背离的平庸,是另类的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课所应该摒弃的一种教学行为。

3.如何推行“放开”式教学

首先需要思想的解放,传统的习惯性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方法往往带有偏执型、不自觉性。观念和意识的改变常常比内容方法的改变要艰难,教师要牢固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正确认识“放开”式教学对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发展之必要。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形式的权利,放手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学习能力独立进行练习。教师在学习之中要多创造师生合作交流的机会,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中去,成为学习的一员,在与学生的交流合作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是“放开”式教学在选择类、游戏类、多组轮流类、教学比赛类自由结伴类、自我组织活动练习类、自练互帮类等课型中特别适合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及动作技能掌握程度,场地、器材、环境等教学因素适时放开,以充分利用场地及器材的复合、輪流和循环使用,让活动范围放开,练习形式放开,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体兴趣爱好,培养和发挥特长。

最后教学评价要开放。“放开”的体育教学评价,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评价。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体能、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定量评价,更要关注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方面的定性评价。同时,教师还要把评价权教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认识,加深学习体会,树立学习自信。除此之外,还应放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语言表达、活动的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异议和理由,在师生进一步的讨论中,使学生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教学中是“放”还是“收”,从教学和评价两方面如何处理,从小处说是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从大处说是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确定与否的问题,作为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拓展思路,更新教育观念,才能适应当今的教育发展。

总之,体育课堂的放开式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理想的体育教学局面应该是以“放”为主,以“收”为辅,以“收”促“放”,设法“放”,创造条件“放”,把体育课堂上更多的自由空间放给学生。真正落实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猜你喜欢
体育评价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写字大课堂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