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2019-10-21 08:31余燕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饮食护理营养状况溃疡性结肠炎

余燕

【摘  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随机划分为2组,43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3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饮食护理,实验结束后根据2组患者的满意及营养状况进行评分。结果:由此观察得出,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患者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着较佳的护理效果,不仅能提高病患的满意度,还能降低并发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饮食护理;营养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232-0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仍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次病症常发生于20-40岁的人群。饮食护理能够对病患进行每日的调养护理,潜移默化的改善病患的病情,并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本次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证实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分析探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的对象为2015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本次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如下:观察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分布28~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1±2.3)岁;对照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分布29~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8±2.4)岁。此实验均在所有病患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 >0.05),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护理方法

(1)对照组对对照组的病人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根据病患的情况进行各类检查,记录相关数据进行评分。

(2)观察组对观察组病人采用在常规护理中加入饮食护理。具体内容:一、少吃粗纤维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影响结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非常不利。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疾病活动期应忌吃生蔬菜、水果。可制成蔬菜汁、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肉食要以肉丁、肉丝、肉末为宜。第二、不吃或少吃海鲜,海产品中的某些异种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加重结肠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鲜。诸如鱼、虾、海带等各种海产品。第三、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类食物会对结肠道产生刺激性,造成溃疡面糜烂炎症加剧。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大蒜、生姜、生葱、芥末、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宜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它们同样会对结肠形成一种冷热刺激,不利于溃疡面的恢复。第四、患者每日饮食多安排,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少食用垃圾食品,多食用有营养的蔬菜及水果。

1.3观察指标  通过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表评分为0-100分,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阶段,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将收集整理后的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组病患者满意度对比

通过2组病患者的数据,具体如下:观察组总数43例,总满意率为97.67%(42/43);反观对照组总数43例,总满意率为65.12%(28/43),观察组具有满意度较高的优势,2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病患肠内营养指标对比评价

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通过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3方面指标的数据评比,观察组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项指标,且未发生一例不良反应,因此得出饮食护理明显好于对照组常规护理, 2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每年增多,在国内的每年新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就有29.44人,而且越是发达的地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越高。目前,上海人口约2500万,每年确诊的新增患者约有1万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饮食结构有着巨大的变化,饮食的不规律不合理也是引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重要因素,饮食中摄入的动物脂肪越多,溶解和吸收有害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后者对肠道粘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可能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导致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对人们的危害非常大,如何更好的护理病患,是我院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3]

此次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从记录的数据上明显的看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組,肠内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护理护理效果较好,是值得我们的推广的护理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卡,郭海燕,张静等.术前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营养和并发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直肠外与直肠内营养,2014,21(6)::329-332.

[2]    周燕.饮食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J].食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1(18):65-67.

[3]    张以霞,刘玲,王伯芳等.个体化饮食护理在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8,(6):736-737,738.

猜你喜欢
饮食护理营养状况溃疡性结肠炎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对ICU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研究
饮食护理干预对鼻咽癌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