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雷
摘要:近些年农业经济发展较快,但是部分地区水稻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各类病虫害威胁,最终导致水稻减产,种植质量不断降低,相关部门开始注重对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探析,积极探索各项防控技术。本文对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探析,提出具体应用措施,旨在提升水稻种植产量与质量,扩大水稻种植经济效益。针对水稻种植基本现状,需要明确具体防治技术。
关键词:绿色生态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新形势下,水稻种植应以预防为主,防治为辅,以保护生态,倡导绿色,因地制宜,协调使用各种病虫害防治方法,多方面控制病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
一、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理念是一种基于“绿色植保”与“公共植保”理念而产生的新型水稻种植理念,其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为主的“三病”和以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为主的“三虫”为主要防控对象,在强化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基础上,推行农业防治为主导,化学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相辅助的防控理念。
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业措施
(一)农业防治
1.调整品种布局
选用抗性或耐性品种,抵抗病虫害侵染。在同一地区,每年轮种不同抗性基因的水稻品种,延缓病虫种群对水稻品种抗性的适应性。保持品种的多样性,及时轮种种植年限长的品种,在大面积种植抗虫品种的同时,种植一些高产优质的感虫水稻品种,后备一批二、三线品种,为当地水稻病虫种群特性的变化储备新的抗虫品种。
2.深耕灌水灭蛹
在螟虫越冬代化蛹高峰期,翻耕稻田,灌深水灭蛹,压低螟虫基数,减少次年发生基数。在春季螟虫化蛹期(3月中下旬)翻耕冬闲田绿肥田,并灌深水浸沒稻桩7—10d。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可有效降低虫源基数,灭螟效果较好。对于不宜深灌水的迟收冬作田,如油菜、小麦等,要拾毁外露稻桩,每隔5—7d灌跑马水一次,连灌3—5次,随灌随排,促使稻桩霉烂,灭蛹效果一般在60%以上。
3.科学肥水管理
有机、无机肥结合,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用水原则,减少无效分蘖,促进稻株健壮生长。根据“底肥足,追肥速,N、P、K肥按需使用”原则,切忌偏施或过量施氮肥。底肥施用配方肥750kg/hm2或45%复合肥375kg/hm2;水稻移栽3—7d后施返青肥,施尿素75—150kg/hm2;追施分蘖肥,施氯化钾45—75kg/hm2。排灌分家,减少串灌,薄水插秧,浅水分蘖,适时、适度晒田,跑马水护胎,后期干干湿湿管理,结合管水在各螟虫化蛹期间灌水淹杀虫、蛹。
(二)生物防治
1.稻鸭共育技术
稻鸭共育技术是利用水稻和鸭之间的共生共长关系构建的一种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一般在水稻分蘖盛期,每公顷稻田放养15日龄鸭子180—225只,在水稻破口前收鸭。家鸭在稻间野养,捕食害虫,吃(踩)杂草,可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排泄物又是水稻的优良有机肥,使水稻健壮生育,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节本增收和保护稻田生态等多种功效。
2.保护利用天敌
稻田生态系统中含有丰富的昆虫天敌资源,对水稻害虫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田埂种植禾本科杂草、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等措施可保护稻田天敌。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增强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等天敌的控害能力,对防治稻飞虱有显著效果。
3.植物诱杀技术
利用诱虫植物防治害虫可以大大减少杀虫剂的用量,甚至可以不施农药,既降低农药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又可有效保护天敌。将诱虫植物与主栽作物间作或套种,将害虫诱集到诱虫植物上,使害虫集中到田间特定部位被消灭,避免了其对主栽作物的为害,从而使主栽作物得到保护。如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可有效减少大螟和二化螟的种群基数。
(三)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害虫
灯光诱杀害虫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特性,将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袋,达到压低虫口基数而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根据害虫趋光性特点,目前广泛应用的杀虫灯主要有交流电频振式杀虫灯及太阳能杀虫灯两种,主要诱杀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降低害虫产卵量。
2.性引诱剂诱杀
性引诱剂是一种性信息素,通过调节昆虫行为,定向诱杀害虫,具有防治对象专一,保护天敌,对人类无害的优点,能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农药使用量,节省防治成本。如,使用性引诱剂诱杀螟虫雄蛾,使雌蛾不能正常交配繁殖,减少下代基数,减轻发生危害。
3.粘虫板诱杀
粘虫板利用其黏性粘住虫子,节约能源,使用安全,有利于耕作又排除了常规不安全的因素。粘虫板利用趋色性吸引害虫,被引诱的害虫扑到粘虫板上。在稻飞虱或稻蓟马发生田块,可利用黄色粘虫板诱杀。
(四)化学防治
1.种子消毒处理
对水稻种子消毒可以有效避免其在生长过程中的病害。一是高温消毒,将水稻种子浸泡在水中,温度控制在50—60℃,并且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至正常温度;二是采取药水消毒,用强氯精或40%的福尔马林溶液、掺拌适量的多菌灵拌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
2.应用生物农药
秧苗移栽前2—3d,喷施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秧田“送嫁药”,可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与为害。大田生长期,可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螟虫。
3.安全使用农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做到对症下药。依托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利用新型植保机械喷洒农药,提高施药安全性、精准度、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新型高效农药(氯虫苯甲酰胺等)对鳞翅目害虫的诱虫活性高,杀虫谱广,持效期长,适合防治水稻螟虫和对其它水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植物源农药(苦参碱、天然除虫菊素等)和微生物农药(白僵菌、绿僵菌等)也可用于害虫防治。
结语
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推进农业结构供给侧深化改革。应加强绿色防控与优质水稻产业的对接,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等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大米的附加值,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收入,进而提高农民采用绿色防控新技术的积极性,加强政策引导,创新水稻病虫防治体系,促进绿色防控的推广应用,使其发展专业化、技术化。
参考文献:
[1]朱德根,朱依霏。试论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新农村:黑龙江,2016,(28):60.
[2]牧成林。试析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7,(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