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

2019-10-21 07:15王丽芳张富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

王丽芳 张富

【摘 要】目的:分析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58例进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诊疗经过进行分析,均分为甲乙两组各29例,甲组诊疗中实施常规护理,乙组患者结合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情况。结果:乙组HAMA评分低于甲组,且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甲组,对比P<0.05。结论:针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确保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1-0247-02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颅内动脉瘤主要采取介入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可以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已经是当前主要治疗手段[1]。但围手术期并发症依旧是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重点,因而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便显得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58例进行介入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诊疗经过进行分析,均分为甲乙两组各29例。甲组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1.8±6.5)岁;乙组中中男9例、女20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1.2±6.3)岁。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甲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乙组结合患者介入治疗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手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过程了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少负面情绪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響,增强患者的信心及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和检查,保持良好的心态。

②术前指导:术前告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为了有助于颅内静脉回流,可将床头抬高15-30°左右[2]。在饮食上要让患者进食一些易消化食物,避免大便干结造成颅内压升高。

③术前观察:手术前针对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有无呕吐及抽搐等情况,若患者出现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1.2.2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术后1天时间内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加强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检测,尤其是要重点关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避免出现颅内血管低灌注或脑缺血缺氧情况。术后要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若出现便秘情况可适当使用缓泻剂帮助通便。

②局部护理:加强患者穿刺点监测,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红肿、温度降低等情况出现,若出现血肿情况,应及时处理。

③并发症预防:要向患者和家属告知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的严重后果,让患者及家属配合护理,防止发生破裂。指导患者排便,如出现突发性的头痛、恶心以及意识障碍,要紧急进行处理。术后或对患者进行下肢髋关节旋转,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运动,指导家属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对大腿肌肉进行揉捏,增加下肢血液回流,降低下肢水肿及股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借助汉密尔顿焦虑评估量表(HAMA)针对两组患者术前及出院时焦虑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尿道感染、应激性溃疡、股静脉血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 0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阶段HAMA评分对比

术前甲乙两组HAMA分别为(17.39±4.32)、(17.26±4.12),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于出院前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HAMA评估,对比发现乙组患者HAMA评分(11.57±3.32)明显低于甲组(14.27±3.6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2两组患者诊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乙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5%)低于甲组(24.1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指患者血管壁出现瘤样突起,该病具有较高致死率和伤残率,属于较为严重的神经外科系统疾病,临床上治疗方式主要为介入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70%-100%[3]。在手术治疗中,为了确保患者疗效,还应着重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4]。

针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一方面能够通过术前对患者加强护理来确保患者身心舒适,让患者以最好身心状态面对手术治疗,降低手术应激因素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确保手术治疗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术后护理有助于消失术后一些不良因素给患者带来的影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总之,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确保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武楠,刘燕,谢丹.行颈内动脉大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1):111-113.

[2] 蒙彩艳,黄曲云.综合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04):335-338.

[3] 韦丽娟.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现状[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5):155-157.

[4] 胡望林.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8,18(01):148-150+153.

猜你喜欢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护理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初步观察及评估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的应用及意义探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夹闭和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