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夕艳
【摘 要】在针对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治疗时,需提高对其的风险评估,降低和预防高危因素,对高危患者做好有效的健康教育,不断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其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大的意义。
【關键词】ICU危重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2-0245-01
医学上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定义,是指血液异常凝结于静脉中,使内源性静脉栓子对肺动脉或者是其分支造成堵塞,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症是造成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发生病情恶化乃至死亡的常见因素,其重要包括肺栓塞(PE)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两个主要病理过程[1-3]。本文试图分析ICU危重患者产生静脉血栓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其护理方式进行
阐述。
1 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1.1静脉壁损伤
(1)药物方面:刺激性药物输入血管内皮后对其造成损伤,例如抗生素、高渗液体、脂肪乳等,因而激活了凝血系统,容易造成血液在血管壁附着,最终形成血栓[4]。(2)骨折方面:患者发生骨折后,其血管会发生破裂,从而造成多种微粒入血,同时破坏静脉壁的内皮细胞,导致纤维蛋白沉积,血小板形成粘附,最终形成血栓。(3)侵入性操作方面:其患者大部分为急危重症,在其多个部位进行了多次的侵入性操作,血管内膜损伤时[5],刺激了外源性、内源性的活性凝血活酶,进一步促进了纤维蛋白的形成,生成血栓。
1.2血流淤滞
(1)减少了活动量:由于ICU患者常年卧床的原因,其大多数器官处于功能衰竭的状态,活动范围也由于使用镇静剂、约束带而受到制约,导致身体肌力下降,主动运动量减少[6-7],下肢静脉血管出现舒缩反射且肌肉泵作用也逐渐消失,血管壁的支撑力不断减弱,外周静脉呈现扩张,血流速度减慢,最终形成血栓。(2)机械通气不佳:ICU患者在使用机械通气时,其胸腔负压状态会发生改变,导致胸腔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限之后,其血流变得缓慢,造成下肢血流淤滞。(3)年龄及病情:患者发生肢体瘫痪的情况,与其年龄及手术持续时间成正比,一般而言,年龄越大则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概率就越高,由于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较差、血液黏稠度较高[8],其并发症也较多,因此形成血栓的概率也较大。
1.3血液高凝状态
血浆纤维蛋白原出现升高、血小板出现功能异常、高血糖、高血脂等,将导致在手术后数日患者体内血小板和血浆蛋白发生改变,恶性肿瘤者手术后、细胞因子造成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受炎症介质等,都将使血液在高凝状态
之中[9]。
2 对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护理方法
2.1加强活动
若是清醒的患者,可以鼓励其多进行下肢运动。在手术后的早期恢复期,可以以间歇充气装置进行活动辅助,或是对其进行双下肢按摩,在患者能进行合作时,可以指导其进行双下肢背伸运动[10-11],或是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运动,一般每天进行3至4次,每次保持30分钟。在病情稳定后告知患者可以适当的扩大其活动范围以及活动量,加大髋关节和膝关节方面的活动量,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2]。对重症患者肢体的肿胀程度、温度、颜色等进行观察,可以对其双下肢的周径进行测量和记录。针对昏迷的患者要定时进行翻身动作,减少压迫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可以对其下肢进行抬高,促进血液回流,减少静脉压,或者使用循序加压弹力袜以及间歇充气装置来预防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2.2减少医源性损伤
一帮情况下,不建议做下肢静脉穿刺,或者是在同一个静脉位置进行反复穿刺,可以轮流进行上下肢静脉[13]。在进行穿刺前,要评估好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血管情况,随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置管方式,若是药物刺激小、血管条件好可以进行浅静脉置管,相反则选择留置深静脉导管。在进行置管时应当首要选择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14],最好把静脉置管的时间缩短,对患者每日定时进行脉冲式正压冲管,对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形成有作用。
2.3观察和使用药物
患者没有用药禁忌时可以使用肝素进行预防,且要把握好其方法及用量。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可以使用溶栓进行治疗,现用现配溶栓药物,在静脉给药时于患侧进行肢体输液,调整好输液速度[15-16],且对患者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伤口渗出情况、引流液性质、颜色、患者的瞳孔变化及意识、大便及胃液颜色进行观察,对液体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者是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要进行适当的稀释,建议使用输液泵控制其速度,对手术后患者的出凝血情况进行严密观察,止血药要合理应用,并进行准确配制。
2.4基础的护理方法
对于患者而言,最好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由于用力排便而导致腹压增高,对下肢回流产生一定影响[17]。不管患者是否确诊了VTE,都需要给患者充足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直面疾病,确保患者拥有足够的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搬动。
3 总结
在针对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的护理方法中,需提高对其的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的专业认知水平,降低和预防高危因素,对高危患者做好更多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工作[18-19],不断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若是发现患者出现单侧下肢水肿、晕厥、胸痛、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时,需注意其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可能,若是确诊发生,应立即对其进行持续高流量吸氧,随时检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并做好其他抢救准备,不断给予患者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恐惧[20]。总而言之,能够较早的发现和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做好护理工作,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殷桂春.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23-124.
[2] 王青.壓力抗栓泵预防ICU危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护理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7):134-138.
[3] 秦霞,赵春华,田利,等.ICU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4):1079-1082.
[4] 张倩,马月珍,张海英,等.护理在预防ICU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6):1062-1063.
[5] 陈红艳,万洁,王燕,等.ICU机械通气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
2017,16(6):67-70.
[6] 张晶晶,江智霞,曾慧,等.贵州省ICU护士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与预防现状调查[J].重庆医学,2018,47(13):69-74.
[7] 王春艳,金时,孟庆威,等.肺癌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6):958-962.
[8] 汪芬华,陈桂芳,柴薇丹,等.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4):28-29.
[9] 王春满,崔朝勃,王金荣,等.创伤性颅脑损伤后静脉血栓栓塞药物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32(11):1178-1181.
[10] 彭星宇,方汉萍.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
2016,22(3):54-56.
[11] 邹华,田东波,刘春磊,等.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及预防性抗凝治疗状况调查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18,35(4):273-274.
[12] 程康耀,吕伟波.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8,31(3):72-74.
[13] 李华文,刘效敏,张玥,等.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8,24(3):100-102.
[14] 王静净.早期活动联合体感音乐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护理研究[J].河北医药,
2018,46(2):306-309.
[15] 谢燕.ICU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8,12(10):178-179.
[16] 陈亚萍,王婷婷,张洋,等.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661-1664.
[17] 成曦,孙宝兰.卵巢癌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8,27(5):73-76..
[18] 刘岩岩,杨媛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
2018,67(3):258-260.
[19] 刘真,孙瑜.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刊,2018,53(4):424-428.
[20] 何俊锋.SLE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其预防研究[J].中外医疗,
2018,37(13):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