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新莲 蒋代嫦
【摘 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1.26±0.27)、恐惧评分(1.02±0.39)、人际关系评分(1.59±0.53)、强迫评分(1.37±0.25)、抑郁评分(1.60±0.33)、偏执评分(1.18±0.30)、精神病性评分(1.17±0.43)、躯体化评分(1.35±0.38)结果与对照组焦虑评分(2.34±0.60)、恐惧评分(1.96±0.76)、人际关系评分(1.92±0.68)、强迫评分(1.79±0.50)、抑郁评分(1.93±0.81)、偏执评分(1.83±0.34)、精神病性评分(1.50±0.86)、躯体化评分(1.90±0.89)结果对比差异明显;观察组腹痛指标(1.62±0.53)、反酸指标(1.72±0.65)、胸痛指标(1.33±0.57)、胃灼热指标(1.63±0.26)与对照组腹痛指标(3.56±0.94)、反酸指标(3.77±0.65)、胸痛指标(3.45±0.66)、胃灼热指标(3.22±0.69)对比明显较优。讨论:对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相关症状,护理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39-01
前言
反流性食管炎为食管溃疡及糜烂性疾病,主要是由胃部内容物于食管反流所引起的,主要表现有胸痛、胃灼热、反酸等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1]。该疾病的影响因素于患者的饮食、年龄和生活方式都有一定的关系。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6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中有36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70.35±6.57)岁。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口服西咪替丁、潘立酮、奥美拉唑、硫糖铝等常规药物治疗,每天服用两次,接受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常规检查、药物相关说明等。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老年患者通常外界感知能力较差,且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的不够深入,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需要与患者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的接受治疗。②饮食干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尽量少食多餐,合理进行营养搭配,不能食用刺激性食物。③行为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身体锻炼,锻炼强度要适中。另外需要控制午睡时间,大概在半小时以内。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用`χ±s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一,观察组焦虑评分(1.26±0.27)、恐惧评分(1.02±0.39)、人际关系评分(1.59±0.53)、强迫评分(1.37±0.25)、抑郁评分(1.60±0.33)、偏执评分(1.18±0.30)、精神病性评分(1.17±0.43)、躯体化评分(1.35±0.38)结果与对照组焦虑评分(2.34±0.60)、恐惧评分(1.96±0.76)、人际关系评分(1.92±0.68)、强迫评分(1.79±0.50)、抑郁评分(1.93±0.81)、偏执评分(1.83±0.34)、精神病性评分(1.50±0.86)、躯体化评分(1.90±0.89)结果对比差异明显。
由表二,观察组腹痛指标(1.62±0.53)、反酸指标(1.72±0.65)、胸痛指标(1.33±0.57)、胃灼热指标(1.63±0.26)与对照组腹痛指标(3.56±0.94)、反酸指标(3.77±0.65)、胸痛指标(3.45±0.66)、胃灼热指标(3.22±0.69)对比明显较优。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高发于高龄人群中,随着病情的长期反复发作,会使患者的心理受到较大的影响,由此产生消极的心理,对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研究发现,通过对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护理效果比较理想[2]。
综上,对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相关症状,护理效果比较理想。
参考文献
[1] 杨谷安.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护理对策研究[J]環球中医药,2014,S1(6):180-181.
[2] 周惠芳,黄彩芬,赵华殿,刘芳等印.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右江医学.2015.05(41):739-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