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军
【摘 要】目的:为了探究他汀类药物用于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的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80例,随机选出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饮食管理,而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配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及饮食管理。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TC、LDL-C)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卒中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没有明确变化。结论:他汀类药物有更好的降血脂效果且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脑出血;高脂血症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4-0020-01
前言
近年来,由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病变所致的脑卒中所带来的健康威胁,逐渐为人们所关注。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难度将会加大,也更加受到临床重视[1,2]。有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降血脂,有延缓或者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3]。实际上,脑出血患者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包括颈动脉粥样斑块和高血脂症[4]。本次研究将他汀类药物用于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从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脑出血联合高血脂症患者中随机选出180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
① 被医院确诊为脑出血联合高血脂症。
②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完全知情且已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 有其他严重神经内科病症者。
② 心脏等内部器官受到严重损害者。
③ 病前应用过降脂药物的患者。
④ 凝血功能障碍者。
⑤ 对他汀类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
1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两组情况:
对照组——患者年龄40~75(55.3±6.9)岁,男性50例,女性40例。NIHSS平均评分26.2±2.9。
观察组——患者年龄40~74(54.6±7.2)岁,男性49例,女性41例。NIHSS平均评分26.4±2.7。
根据两组资料数据对比分析,P>0.05,上述差距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综合性治疗,同时配合以相应的饮食管理(健康教育,禁高脂食物、禁烟酒,适量运动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水平。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性治疗同时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配合相应的饮食管理(健康教育,禁高脂食物、禁烟酒,适量运动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用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表示。
② 两组患者中卒中复发人数。
③ 两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出现外周血管血栓、心肌梗死等)的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分析,组间以卡方检验进行对比;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表示, 组间用t值检验, 当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数据,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对比分析观察组治疗前后的TC和LDL-C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比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数据,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表1:
2.2 安全性分析
治療期间,观察到两组卒中复发人数都为一人,且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组间无显著差异。如表2:
3 讨论
高脂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出血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健康的一大威胁[1]。因此,降血脂是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的关键原则[5]。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内科综合性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不甚理想[6]。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肝脏中)的还原酶合成来降低血脂水平,从而延缓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7,8,9]。但有关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此类病症方面的研究较少,需进一步深入发展。
根据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相较于对照组,采用他汀类药物的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卒中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增加。因此,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治疗风险,具有安全性,且能更好的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其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魏霞,卢竞,吴东岳,等.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初步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06):14-15.
[2] 牛晓华.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4):44-46.
[3] 谢艳群.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07):109-111.
[4] 王德泉.依折麦布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7,15(20):24-26.
[5] 朱春频.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19-120.
[6] 高艳,李靖,郭立新,等.他汀类药物在高龄高脂血症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5):481-483.
[7] 王丹丹.冠心病合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8):4 541-4 542.
[8] 肖菲娜,邓丽萍.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257.
[9] 龚如燕.两种他汀类药物在原发性高脂血症中的疗效差异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