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的时间为初伏7月12日、中伏7月22日,末伏8月11日。中医认为,三伏天是进行“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此时阳气升发,毛孔张开,选取相应穴位进行治疗,使患者体质全面提高,免疫力得到增强,发病次数减少,发病程度减轻甚至不易复发。
其实“冬病夏治”的疗法有很多,不只有我们大家熟悉的“三伏贴”,还有很多特色的中医传统疗法:
1.督脉铺灸 将辩证组方的中药散剂铺敷于督脉,并将生姜加工成泥状,铺置于药末之上,再在其上铺设不同剂量的艾绒,进行施灸,是铺灸与中药外用相结合的疗法。 适应症: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
2.特色养生灸 根据患者体质、疾病,四诊合参选择足灸、坐灸、腹部灸、核桃灸、关节灸、八连灸等特色艾灸方法。适应症:寒邪、湿邪、阳虚、气虚所致的病症,如颈肩腰腿痛、久痢、久泄、痔疮、脏器下垂等。
3.平衡火罐疗法 选择以背部背俞穴为主,根据临床需要配伍组穴,将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手法灵活组合,通过穴位刺激及火罐效应,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的疗效。适应症:颈项或腰背疼痛、肩周炎、乳腺增生、慢性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等。
4.针刺疗法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辨证组穴并选用相应的经络,通过毫针针刺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效果。适应症:治疗范围广泛,可治疗痛症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的急慢性疾病。
5.推拿整复疗法 运用揉法、滚法、点穴法、弹拨法等多种推拿手法相结合,同时配合脊椎关节整复手法,从而纠正脊柱小关节紊乱,达到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效果。适应症:颈椎病、腰椎病、胸椎小关节紊乱、脊柱侧弯等脊柱相关疾病。
6.刺络放血疗法 用相应的针具刺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或经络循行部位,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适应症:痛症、热症、瘀血症如急性疼痛、急性咽喉炎、发热、静脉曲张、疖肿等。
7.穴位埋线疗法 是运用穿刺针将胶原蛋白埋置于穴位内,利用线体吸收过程中对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应症:慢性疾病、疑难疾病如单纯性肥胖、脾胃病、月经病、皮肤病及内科疾病的辅助治疗。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
据专家介绍,一般来说,凡是在秋冬季或春初气候较寒冷的季节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均可以进行“冬病夏治”,但效果最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以及怕冷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专家表示,“冬病夏治”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对于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都有良效,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应用“三伏贴”的方法进行治疗,每个科室都有一些穴位贴敷的禁忌症,进行治疗前最好由中醫进行诊断,体质辨识后再进行贴敷等治疗。
(摘自《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