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申斌
摘 要:初中阶段,物理课程正是打基础的时候。虽然小学科学接触到了一些物理知识,但是知识体系不完整也不系统。初中生对于这门课程还是比较陌生。再加上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的局限性,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进行分析,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相信可以给教育工作者提供好的借鉴。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新课程
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之中。相应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方针策略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物理教学应当摆脱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这样才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实现学生学科水平的整体稳步提升。
一、高效课堂,需要有效的课堂引导
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提升时间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样的知识点,过去用十分钟的时间才能讲解透彻,但现在用五分钟就做到了,这就是高效课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老师必须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课堂上引导好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这就是一个有效的做法。
比如在讲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时候,老师通过现场敲击音叉,扔硬币等方式去探究,找出声音的产生和物体的振动有直接关系。然后老师又问大家,声音是怎么传递到我们耳朵中的呢?声音在空气或者水中是以怎样的形式传递的呢?一段声音发出之后,会在传递的途中受到干扰而出现变化么?老师问的问题,其实是对课堂知识的梳理和概括。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发言,也可以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去获得启发,找到答案。比起直白的听老师讲课,这种带着问题听课的方式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它让学生接受课堂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符合高效课堂的特征。
二、高效课堂,需要有效的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也就是教与学的衔接,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一只粉笔一节课教师讲到底,课堂效率低,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很难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围绕课本内容来进行教学。但这样的教学对于一些抽象的物理现象或者物理概念很难进行直观精准的诠释。这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老师就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一些物理现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以电学方面的知识为例。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同学们虽然做了分组实验,很多学生还是没能理解。为了让大家深入透彻地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老师在网上搜索到了其他教育工作者分享的实验视频给大家看。这些视频是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的,从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概念的诠释,到电学实验的电路图设计、实验流程设计、实验原理解释、实验过程观察等,每一个环节都非常直观。借助这样的实验视频,学生即可从视觉上清晰了解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在关于热机、电动机、广播电视、太阳能等相关课题内容的教学中,信息技术也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支持,让物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简单高效。
三、高效课堂,需要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法也是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因为老师发现,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有些同学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有些同学在学习中漏掉了关键点。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时鼓励大家分享学习心得,实现取长补短,老师会尝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在学到力学中动能和势能这方面知识的时候,老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完成课后作业题。整个合作学习持续30分钟,期间老师不会直接干涉同学们的讨论学习内容,而是在学生提出要求的情况下适当的给予指导。在课堂最后的15分钟时间里,老师主要做两件事:第一是随机抽选几名同学来谈小组学习的成果,检验大家的学习是否全面、準确,是否有认知方面的误区需要纠正;第二是查看同学们做的题目是否正确,是否有创新思路和方法值得借鉴和分享。这样的合作学习将同学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补足短板,对启发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思维有积极作用。
结束语:
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即是对教师劳动力的解放,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做好信息技术的融合,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真正为推动青少年人群的成长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瑜.打造高效课堂 感受地理魅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4):142.
[2]黄建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书育人,2015(35):72-73.
[3]王秀明.善用教学方法 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7):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