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2019-10-21 08:31霍海英李娇倪萍林玲蒲泳君黄国慧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皮肤科负性情绪心理特点

霍海英 李娇 倪萍 林玲 蒲泳君 黄国慧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并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在皮肤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临床选择最佳的护理模式。方法:选取80例我院皮肤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为(32.5±3.2)分,SDS评分为(30.4±3.9)分,分别与对照组的(39.7±3.4)分和(37.6±4.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皮肤科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和羞怯等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特性,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皮肤科;负性情绪;心理特点;护理措施;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58-02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patients in dermatology department

Huo haiying  Li jiao  Ni Ping  Lin ling  Pu yongjun  Huang guohui

(Mianyang City Central Hospital  Sichuan Mianyang   621000)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rmatological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fferent nursing modes in dermatological patients, so as to select the best nursing mode in clinic.Methods:80 patients admitted to derm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AS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32.5±3.2) and the SDS score was (30.4±3.9).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9.7±3.4) and (37.6±4.3), respectively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5.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0%,(P < 0.05).Conclusion:Dermatological patient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epression, anxiety, inferiority, fear and shyness. According to thes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patients'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Dermatology; Negative emotion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ursing measures; Nursing satisfaction

隨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皮肤病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皮肤科患者由于疾病治疗病程长、不易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影响。因此,临床在对皮肤科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增强临床治疗效果[1]。为了解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有效护理措施,本文回顾分析了80例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皮肤病患者,对其心理特点和有效护理措施进行了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100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皮肤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意识障碍和精神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2~63岁,中位年龄(41.5±4.7)岁,病程为7天~1个月,平均(14.3±5.2)天。患者疾病类型为急性荨麻疹10例,银屑病11例,带状疱疹9例,湿疹10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3~64岁,中位年龄(41.5±4.7)岁,病程为7天~1个月,平均(14.3±5.2)天。其中急性荨麻疹患者8例,寻常型银屑病11例,湿疹患者9例,带状疱疹患者12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于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生活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发生原因,从而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分析皮肤病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有效心理疏导,对于存在自卑和恐惧心理的患者,应多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给予患者家庭支持,消除患者孤独和自卑感,稳定患者情绪。对于存在抑郁和烦躁心理的患者,应给患者详细介绍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减轻患者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对于存在懊悔、羞怯心理的患者,应充分尊重患者隐私,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关心患者,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2)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给患者详细讲解皮肤病发病原因以及作用机制,增强患者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减轻患者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3)用药和饮食指导,给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案,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以免饮食不当影响患者恢复。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做好并发症预防[2]。(4)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和饮食习惯,减少疾病复发。

1.3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以得分高于50分作为阳性症状判断标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以得分低于70分为不满意,得分在70~90分为基本满意,得分高于90分为满意,以满意和基本满意所占比重为总满意度[3]

1.4統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焦虑和抑郁评分等数据使用()代表,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相关数据用n(%)表示,卡方检验组间差异,用P<0.05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对比

分析下表1的统计结果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改善,但研究组干预后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统计两组满意度可知,研究组中对护理工作满意28例,有10例基本满意,总满意度达到了95.0%,而对照组中只有17例满意,基本满意13例,对照组满意度仅为75.0%,与研究组比较显著较低,经统计学比较,X2=6.2745,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详见下表2。

3 讨论

3.1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生原因及诊治分析

皮肤病是一种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的疾病,皮肤科疾病往往病程长、发病原因复杂,且不易治愈,不仅会给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进而影响临床疗效[4]。导致皮肤病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遗传(白化病、鱼鳞病史)、理化因素(化学试剂、压力与摩擦、热辐射)、生物因素(寄生虫或微生物感染、昆虫叮咬)、神经精神因素(紧张、压力过大)、食物与其他疾病等都是引发皮肤病的主要原因。对于皮肤病临床主要使用外用药治疗,虽然具有较好效果,但是患者停药后容易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因此在对皮肤科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转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减少患者疾病复发。

3.2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

皮肤科患者由于受疾病影响,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自卑和恐惧心理,皮肤病患者通常会有较为明显的外在皮肤损害,如面部红肿、瘙痒以及发热等,长期服用激素还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水牛背等现象,虽然不会对影响正常生活,但是会对患者自身形象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很容易出现自卑、恐惧等心理,从而害怕与他人接触或交流,影响患者的社会交际。(2)抑郁和烦躁心理,激素依赖性皮炎、银屑病和结节性痒疹等疾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或不了解疾病治疗方法,或担心治疗效果,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抑郁和烦躁等心理。(3)懊悔、羞怯心理,部分皮肤病患者发病很容易因为羞愧或懊悔等心理不愿就医,或担心病情加重被他人发觉,会给患者精神造成极大压力,加重患者的羞怯和懊悔等心理。

3.3皮肤科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

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在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尽可能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需求,给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根据皮肤科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了解,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增强患者对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对患者饮食和用药等方面进行指导,有助于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疾病复发风险,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诸多研究证实,皮肤科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会对临床疗效和疾病复发造成较大影响,所以临床应注重加强对皮肤科患者的护理干预,以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总结患者的心理特點,并给予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0%,与对照组的75.0%比较显著较高,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皮肤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具有可行性。

总而言之,皮肤科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和羞怯等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特性,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莹.心理护理干预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系统医学,2018,3 (01):172-174.

[2]    黄金.护患沟通方法在皮肤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2(40):67+69.

[3]    王利.浅淡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 (32):6237.

[4]    刘娜.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 (02):325+328.

猜你喜欢
皮肤科负性情绪心理特点
关于山区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访谈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A Doctor’s Visit
皮肤科病人的外用药物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