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郭博
摘 要:针对我院自2017年12月自2018年12月期间发生的51例交通事故入院患者的颌面部损伤作为观察样本,对于患者创伤的张口度,软组织损伤,口腔及颌面骨综合损伤以及口腔颌面骨损伤等几方面,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以此为样本来进行对于交通事故中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损伤进行评价。其中构成伤残等级的患者占有59.60%(30/51),未达成伤残等级的患者占据总数的40.40%(21/51)。在达成伤残的患者当中,有3.21%的患者达到了V级伤残,有3.21%的患者达到了Ⅶ级伤残,有9.68%的患者达到了Ⅸ级伤残,有45.15%的患者属于X级伤残。
关键词:道路交通;颌面部损伤;损伤
前 言
道路交通伤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因为交通安全问题造成死亡人数大约在125万人以上,由于交通安全问题导致的伤者高达5000万。颌面部在交通安全事故中造成损伤的概率极高,在口腔颌面部造成损伤后,由于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以及其外部形状,所以会对于患者的心理造成及其严重的影响,目前颌面部损伤在世界范围中越来越收到重视。目前国内对于颌面部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临床治疗上,相比之下在法医角度进行回顾性研究的报道并不多,本文通过对于颌面部损伤的伤残等级的评定案例,进行事件的回顾分析,希望对于法医的鉴定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2017年12月自2018年12月共51例交通安全事故导致的颌面部损伤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二)方法
系统性分析法医对于临床鉴定的案件。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分布以及婚姻状况等。损伤特征主要包括伤情分布,软组织创伤、面神经损伤、面合股损伤以及张口度等;损伤特征包括伤残等级分布、颌面骨损伤、面瘫、张口度等。在对于交通事故面部损伤的医疗费用评估时没需要对于质量项目以及后期医疗费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结评估。
(三)统计学分析
通過对于SPSS17.0统计学的运用,对于本次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且采用t检验原理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及对比分析,使用X2来对于资料笔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证明此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二、结果
根据本次选取的51名患者进行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测评的实验当中,中构成伤残等级的患者占有59.60%(30/51),其中有7例(12.24%)患者仅根据张口度口腔颌面骨损伤进行伤残评定,其中伤残级别达到Ⅸ级别的共3例,伤残级别达到X级别的共4例;有5例(10.45%)患者只根据口腔颌面骨进行伤残评定,其中有2例患者伤残等级达到Ⅸ级别,有3例患者伤残级别达到了X级别;有20例(42.48%)患者仅根据软组织创伤进行伤残评定。同时在所有的伤残患者中,属于V级伤残的占据总人数的3.21%,属于VII级伤残的患者占据总人数的3.21%属于Ⅸ级伤残的患者占据总人数的9.68%,属于X级伤残的患者占据了总人数的45.15%。
三、讨论
在交通事故当中,最常见的头面部损伤就是颌面部损伤。由于面部的整体结构相比于其他地方较为脆弱,所以非常容易在碰撞之中造成较为严重的损伤。面部损伤对于人们的影响是非常的严重的,面部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存在,不仅在生理上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是及其重要的。较为严重的面部损伤,不仅仅是指骨骼发生形变对于人们脑部的影响。眼、鼻等关键部位的变形、牙齿的脱落、皮肤表面所留下的疤痕等等,都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及其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对于人们的内心造成伤害,甚至会诱因心理疾病的发生。
目前法医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主要是根据《道交通事故手上人员伤残评定》(GB1867-2002)及其补充条例进行的,在进行面部损伤所导致的伤残评定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强度将其划分为九个等级。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牙齿损伤脱落情况、面部淤痕以及色素沉着,还需要重点针对于口腔颌面骨损伤、软组织损伤以及张口度等面部功能受到影响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经过此次的样本实验观察可知,面部受损的伤残几率较高,其中59.60%的患者已经达到了伤残等级,其中有7例(12.24%)患者仅根据张口度口腔颌面骨损伤进行伤残评定,其中伤残级别达到Ⅸ级别的共3例,伤残级别达到X级别的共4例;有5例(10.45%)患者只根据口腔颌面骨进行伤残评定,其中有2例患者伤残等级达到Ⅸ级别,有3例患者伤残级别达到了X级别;有20例(42.48%)患者仅根据软组织创伤进行伤残评定。同时在所有的伤残患者中,属于V级伤残的占据总人数的3.21%,属于VII级伤残的患者占据总人数的3.21%属于Ⅸ级伤残的患者占据总人数的9.68%,属于X级伤残的患者占据了总人数的45.15%。从以上的实验书记可以发现,交通事故所引发的颌面部损伤以软组织损伤为最多,伤残等级主要以IX及伤残与X级伤残这两类轻度伤残为主。
此次实验是根据现有的损伤程度医学特点作为评判标准的取样实验,未考虑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其后期进行社会活动时对于其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人类作为社会社交性生物,在面部具有伤残的情况之下,对于其社会社交方面绝对具有着及其严重的影响。如何能够全面客观地进行伤者的伤残等级判定,还是未来需要继续进行完善的课题。
结 语
综上所述,交通安全事故所引发的颌面部损伤导致的致残率较高,但大部分为轻微致残的情况;进而可以发现在对于交通用安全事故引发的颌面部损伤,在法医鉴定的过程当中,不能单单只依靠一组数据进行评价判断,应该采取综合对比进行数据考察,才能够更加高效准确的对于伤残等级作出评价。
参考文献
[1] 李家明.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损伤特征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8):97-98.
[2] 薛宁,乔波.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6):215+228.
[3] 付宇. 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应用与分析[C]. 《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