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玲
摘 要: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有充足的实践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新课改形势下,课堂实践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线教师要给予其足够重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实施。本文以莱洛三角形与圆的探究为例来加以较为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实施研究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有充足的实践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新课改形势下,课堂实践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线教师要给予其足够重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实施。以下拟以莱洛三角形与圆的探究为例,来加以较为具体的探讨。
一、课前的备课工作
1.明确实践探究的目的、内容和工具
明确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步骤是课前备课的重点工作,是确保课堂上活动有序高效展开的基本前提。本文案例的实践探究目的笔者将其确定为:通过几何画板绘制莱洛三角形,探索莱洛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强化转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借助多媒体软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意识。实践探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认识并了解莱洛三角形的概念与相关应用;其次,利用几何画板绘制莱洛三角形,了解莱洛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最后,引导学生探索莱洛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在探索的过程中,强化转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借助多媒体软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与意识。所需工具主要为几何画板、尺规工具、A4纸等。
2.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
课堂实践探究可以让学生以个体进行,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通常采取更多的是后者。这首先是因为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互动,检验学生每一步的任务完成成果,进而进行针对性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更便于课堂把控从而替身教学效率。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本身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合作讨论、交流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并且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划分学习小组的基本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一方面确保组内成员取长补短,积极合作,发挥最大学习合力;另一方面保证小组间实力相当,竞争公平,同时有利于课堂总体进度。教师可根据班上实际情况,确定小组数目及各组内人数。
二、课上的落地执行
(一)认识莱洛三角形
莱洛三角形又称或弧三角形、圆弧三角形,是除了圆形以外,最简单易懂的勒洛多边形,一个定宽曲线。莱洛三角形是由德国机械工程专家、机构运动学家莱洛首先发现,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以等边三角形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作一段弧,三段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就是莱洛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二)利用几何畫板绘制莱洛三角形
步骤一:绘制正三角形:
打开几何画板,鼠标点击左侧侧边栏“自定义工具”按钮,在弹出的工具快捷菜单选择“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是V、O、A。
步骤二:构造圆
使用移动工具选中点A和边长AO,单击上方菜单栏“构造”菜单,在其下拉选项选择“以圆心和半径绘圆”,这样就构造了圆A。然后分别以正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为圆心,边长长为半径画圆,得到如下图形:
步骤三:绘制莱洛三角形
1.构造圆上的弧。依次用鼠标选中点V、O和圆A,执行“构造”——“圆上的弧”命令,构造弧VO;依次用鼠标选中点V、A和圆O,执行“构造”——“圆上的弧”命令,构造弧VA;依次用鼠标选中点A、O和圆V,执行“构造”——“圆上的弧”命令,构造弧AO。
2.用移动箭头工具分别选中圆V、O、A,执行“显示”——“隐藏”命令,将其隐藏,最终得到莱洛三角形。
3.莱洛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
(1)将一个曲线图放在两条平行线中间,使之与这两平行线相切,则可以做到:无论这个曲线图如何运动,只要它还是在这两条平行线内,就始终与这两条平行线相切,但中心点会形成一个圆。
(2)莱洛三角形形状的钻头可钻出正方形的孔。
(3)莱洛三角形勒洛三角形是定宽曲线,用它来搬运东西,不会发生上下抖动。
4.计算莱洛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
我们设△AOV的边长为a,易知△AOV为等边三角形。
(1)莱洛三角形的弧长可以看成以OA为半径,以∠VOA为圆心角的弧长的三倍,即πa。
(2)莱洛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3S扇形VOA-2S△VOA,即(π- )a^2/2。
三、实验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操作和计算,学生掌握了处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的方法。透过绘制莱洛三角形,让学生熟悉了几何画板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巩固了弧长与扇形面积的公式。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综上,本文以莱洛三角形与圆的探究为例,对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实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探讨。新课改形势下,课堂实践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线教师要给予其足够重视,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以期不断提升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菊平.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的思考[J].学苑教育,2016(11):36-36.
[2]李建国.初中数学活动课实践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25(4):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