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荣
摘 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构建学生认知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连接点,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反思生活,反思自己,提升学生的行为约束力,提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力,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将教学的着力点,立足于课文本身,忽视语文知识与学生认知的联系性,从而导致学生与语文知识“不熟”的尴尬状况,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空谈了。为此,教师应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生活进行着力,从学生的认知进行分析,从而打造出属于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思维的提升以及思想境界的提高,从而获得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运用小组合作法,提升文本的感悟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本部分内容的授课,给与学生充分自主的发言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打开话匣子,发动思维的发动机,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对语文问题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文本感悟能力。
例如,在讲授《丁香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创设具有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积极发言创设条件,获得良好的合作教学效果。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划分小組。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点,注重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小组划分,即注重让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大致相同。第二点,侧重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小组划分,即注重小组内部语文学习成绩、性格和思维的差异化。其次,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与此同时,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或是从关于生命的角度进行探究!”最后,展示合作成果。在大部分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小冉积极地举手说:“我们小组一共探究出两种不同的结论。第一种,从珍惜生命的角度而言,人生只有一次,因而我们应珍惜自己的生活,珍惜生活中那些让自己成长的事情,真正的过一次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人生。而获得这种人生的关键在于经历,经历各种让自己烦恼和快乐的事情。第二种,从个人的成长而言,每个人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生活和工作的历练,从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而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
二、使用角色扮演法,提升文本阅读深度
教师认为角色扮演法的优势在于给与学生展现他们的舞台,倒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与此同时,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科学性和方向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学生进行精准性地引导,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授《穷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角色扮演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学生从自己的情感角度,深入阅读内容,并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在提升学生阅读深度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共情能力,获得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整体感知文本。教师和学生一块阅读课文,并让学生勾画表现文章主人公生活背景以及他们心理活动的句子。第二点,划分角色。为了提升学生角色扮演的积极性,教师选用自由组合的方式,划分小组,并让学生选择他们扮演的角色。第三点,开展练习。在学生进行角色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将自己放入到文章中,假如你是作者,并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会如何选择?你们可以运用动作或是语言的方式进行表示。”第四点,展示成果。给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陈的表现。他抱住婴儿,而无奈地摇摇头,放下,又再一次的抱起婴儿,并坚定地走向自己的家。
三、巧用实践教学法,提升学生环保意识
实践教学法的优势在于让学生走入社会,走入生活,真正感受“活”的文本内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提升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本段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着手,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
例如,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公园,捡拾垃圾,并规定学生捡拾垃圾的范围,提升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从而降低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坡度。在本堂课讲授结束后,教师询问学生的看法。小陈说:“我们生活在环境中,我们对环境好,环境才能对我们好。因而在生活中,我们应保护环境,比如,不乱丢垃圾,并努力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为构建整洁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为重要参考依据,并构建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的连接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启迪,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积极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芳.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 .
[2]刘彩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科技风.20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