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日益增多,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保证并逐步提高研究生英语水平,以适应我国在21世纪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满足研究生对英语的需求,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实践CIM模式与本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培养和提升研究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协作研究模式; 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研究生英语
一、引言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强调“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和提升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研究生开设的《通用学术英语》是为了增强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英语交流技能,更重要的是还注重学术素养,比如搜素、评价、总数和运用信息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完成研究项目的能力。因此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学术交流技巧会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流的效果。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确处于劣势,学与用不能结合,因此导致教学效果低,学生学习缺少内动力,课堂教学模式老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理论依据
研究生的英语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要,它要求能满足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时资料查询、得当表达的需要。照搬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之成为本科阶段的简单延续已行不通,摹仿英语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也不太现实。再者,由于在教学中对语言技能需求认识不充分,造成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发展严重失衡的后果。这个问题与我们输入为主的一贯外语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这种模式一贯以教师为主导,以语言知识为中心,从而忽略了输出式教学这一重要途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必须尽快摸索出适时适势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来。
因此,如何培养研究生语言应用能力,满足研究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大课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尝试。本项目以CIM为依据,探索我校《通用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新模式。
三、研究内容
(一)根据学生要求,增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在英语教学中应特别注重研究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刺激他们成功地学习语言,不必再为应付各级考试而学英语,而应是提高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利用英语为其专业发展服务的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CIM课堂教学理念。
语言教学是一个“语言听辨—信息处理—语言产出”的循环过程,学习者通过这种循环的过程而逐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课堂教学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
(三)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的,改进考核方式。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加大形成性评价力度(如随堂测试,小组任务,口语展示等)。侧重于考察实际运用的能力,特别是交流能力的测试。小组打分涉及到每位组员的表现。学期末每个小组完成一篇课程论文。
四、实施步骤
(一)教材与具体实施:
我校自2018年开始,在研一的第一学期开设此课程,总课时量为36学时。根据外语课操练性和参与性的性质要求,尽量保持相对较小的班容量,这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保证。在多媒体教室采用教材(《通用学术英语》,蔡基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和CIM教学法这一实践性教学模式。
(二)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期末笔试,平时课堂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主要包括如何选择论文的主题。如何收集写论文所需要的资料,如何写文献综述和引言部分,如何写方法和结果部分,如何写讨论、结论和摘要部分,以及如何写论文的口头陈述稿等。
(三)教学效果
(A)在减少班級人数、减少面授课时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研究生进行语言锻炼的机会,同时培养了研究生在真实场景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B)积累了一批与研究生科研息息相关、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并仍在不断更新的封闭型任务和开放型任务。
(C)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任务要求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不仅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气氛,在共同提高口语的同时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D)在这种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突出了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任务学习活动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
总之,学生负责完成整个课程的各项任务,每位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与体验,同时也有观摩其他学生的学习机会,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五、结语
基于CIM的研究生《通用学术英语》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指导思想,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了新的以应用实践为手段,以锻炼、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把传授知识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形式,并辅助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了英语学术交流的气氛,为研究生创造了各种学术交流场景,因为学生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通过他们不同形式的展示,不仅学会了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方法与策略,而且还从中学到了不同专业的些许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通过课堂上学生们的亲自参与和体验,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及成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水平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此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具有操作性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等特点。
参考文献:
1.董艳、刘晓虹.非英语专业硕博研究生英语教学CIM模式[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9(2):94~985.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M]. 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2.
2.胡庚申. 国际学术会议的语用特征.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
3.沈传海.合肥工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博士生英语教改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