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的校园认同是一个亟需被关注的问题,其对高校的共治共建、凝聚人心有着重大意义。作为解决方案,高校认同的建构需要在三个方面展开:其一,需要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中激发校园认同;其二,需要在“集体记忆”的培育下强化校园认同;其三,需要在“意义系统”的构建中形塑校园认同。
关键词:校园认同;空间;记忆;意义系统
在个人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中,愈发多样化、差异化、动态化的社会结构形态,正使得人们对其所属群体的情感认同面临巨大的危机,这一日渐凸显的困境,困扰着个人,困扰着社会,困扰着国家,当然,也困扰着快速发展中的高等院校。所谓“社会认同”,是指“包括了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①。而本文所言的“校园认同”,是指学生及校园内的人群因生活学习实践而产生的对校园空间、人际、文化及管理模式的喜好、信任和归属感。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一书中曾明确指出:“认同的建构所运用的材料来自历史、地理、生物、生产 与再生产制度、集体记忆及個人的幻想、权力机器及宗教启示等。”②根据这一论断,本文拟从“空间”、“记忆”及“意义系统”三个层面探讨高校校园认同的建构策略。
一、在“公共空间”的营造中激发校园认同
毫无疑问,空间是社会环境的基础构成。这意味着,空间不仅仅是一种载体,同时是参与、形成乃至建构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的基础性要素。因此,在高校校园中,空间不仅仅是个体实践或校园活动的外在尺度,而是以一种“建构性的因素”参与了校园认同这一“观念结构”的生产与再生产。高校校园的空间营造需要遵循三个逻辑:第一,满足校园公共空间的开放性需求,即公共空间需要尽可能对人群保持开放,以提升其空间的可达性,让高校内不同的群体能够共享空间,因为,空间体验是个体情感激发的必要前提;第二,满足校园公共空间的功能性需求,即公共空间需要切实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停留在设计者脑海中“想象的需求”,而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需求,是被空间使用者进行过“价值确认”的需求,否则,所谓的公共空间功能就是被使用者进行“价值否定”的功能,是抑制个体建立情感联结的“虚假空间”;第三,满足校园公共空间的审美性需求,即校园空间需要能够营造行动者的自由感,激发行动者的审美情感,进而在审美实践中激发校园认同。这样的认同,应该成为一种内化于个体身心的,对于校园有着强烈向往与渴望的情感认同。这样的高校空间营造也一定是超越安防、区隔意义的,带有审美意味的归属性空间。
二、在“集体记忆”的培育中强化校园认同
就发生的过程而言,情感认同总是以记忆的唤醒为基础的,“认同的一致感与排他感根源于社会记忆的选择与遗忘,社会记忆为人们处理认同提供了依据”④。反言之,脱离了集体记忆,人群就无法展开具有一致性的互动与交流,就也无法形成行之有效的交往规则。因此,高校认同一定是以高校中个体对教育、学习及生活实践的思考为基础的,个体往往会依据记忆来筹划自身当下的行动策略,进而产生自身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因此,高校认同的构建需要在一种集体记忆的培育中展开。虽然并非所有人都会无条件地接受由他者塑造的记忆,但权力机制对集体记忆的塑造并非一定是压迫、野蛮的,当集体记忆的重塑在一定适宜的策略以及正确的价值引导下展开时,集体记忆就会展现其积极的一面,高校集体记忆的塑造可以遵循以下逻辑:第一,高校管理者需要有针对性地挖掘、唤醒对当下或者高校未来发展有价值历史记忆,这是一种“趋同回忆”。对学生或教师来说,高校悠久的历史以及伟大校史人物,都是很容易产生共鸣的记忆元素;第二,集体记忆的建构并非简单地重现历史,因为,集体记忆是需要被恰当修正以及选择性遗忘的。高校集体记忆的构建者需要引导人们形成对高校生活自由、开放、积极、诚朴等美好记忆的建构,而祛除那些曾经过分激进、反动、黑暗的历史记忆;最后,高校集体记忆的需要有一个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记忆的合法性会得到增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校园公共空间中展开多频次、仪式化、制度化的集体实践,并将这些共享校园经验以新的文化传统呈现出来,即一种高校集体记忆的固化。
三、在“意义系统”的建构中塑造校园认同
虽然支配制度影响下的空间与记忆能够形塑认同,但真正内化于个体的“认同”,必定是基于一套完善的、自洽的意义系统而构建起来的。这一“意义”即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所承载的一套价值体系,它决定着个体与高校联结方式,也主导着高校的发展。那么,高校以及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其一,对于高等教育实践活动本身来说,其意义是能够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能够实现自由、平等、仁爱、理性等最伟大的、最崇高的人类理想;其二,对于教师而言,选择高校的意义在于,培养德行高尚、理智圆满的人才,并在不受任何外在权力入侵与影响的状态下追寻学术理想;其三,对于学生而言,读大学的意义在于,能够塑造健全人格,丰富科学知识,又或体验青春年华。总之,只有当一个大学真正赋予了人们置身其间的意义,人们才会对这所大学产生真正的情感认同,直抵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64.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久,黄丽玲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陈宁. 社会记忆:破解社会认同困境的理论视角与分析路径[J]. 学术月刊,2014,(7) :167-171.
作者简介:
陈亚男,女,文学硕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