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盈莹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纪检组织的监督职责进行详细阐述,结合当前纪检组织履行监督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纪检组织如何高效开展纪检工作。实现对企业的全面监督,加强企业的廉政作风建设,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组织;监督责任
1引言
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组织建设是推进企业改革,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国企纪委协助党委加强党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承担起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职责。权力失范于监督缺位,腐败滋生于监督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的成就,但有的企业党的领导和监督虚化弱化,仍然有不收敛、不收手等违纪问题发生。为避免监督执纪失之于宽、松、软,党委要强化主体责任,纪委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对企业权利制约的监督机制,提升纪检队伍的能力素质,强化基层纪检组织的执纪水平,扎实推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2国有企业纪委监督执纪乏力情况分析
2.1党委给力不够。《国家监察》是中纪委拍摄的反腐败警示教育系列专题片,里面有不少国企腐败的真实案例。国企腐败主要存在国企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纪委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量薄弱等共性问题。有的国企党组织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不深,党的教育虚化,党的领导班子成员廉洁意识不强。有的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不实,开展党风廉政工作统筹协调力量不足,重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安全及经营业务而疏于党风廉政和对纪检工作的指导,企业的纪检工作若得不到党委的重视,就会降低员工对党风廉政的重视。若纪检组织被逐渐边缘化,监管机制运作不力,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国有企业的反腐力度就会存在弱化趋势。在强化党风廉政工作中,党委要加强对纪委的工作支持。比如有的企业设有纪检队伍,专职纪检人力薄弱,虽然兼职人员多,但兼职纪检干事工作重心偏于业务,使监督成了“副业”,不能发挥出有力的监督作用。
2.2纪委监督合力不足。一是有的纪检组织“三转”落实不到位,没有准确把握好监督的界限。中央纪委明确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全面提高履职能力。但这一要求在一些国企的基层纪检组织中还执行得不彻底。有的企业在人事晋升招聘面试、采购比价招标等组织流程中,要求基层纪检人员现场参与监督并签字确认,让纪检人员既当“裁判员”,又代替职能部门兼任“运动员”。然而,当纪检组织开展以上问题调查时,存在无法严格公正执纪的情况。国企纪检组织必须严格执行“三转”,对于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明确拒绝,做好纪检职能的宣传解释,得到党委和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二是纪检组织在工作开展中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在调查处置中,纪检组织针对非党员、非干部的违纪处理,因企业行政处分的考核政策不全面,不能提供有效的处罚依据,不利于纪检监督工作的实现。有的企业纪检部门与职能部门沟通不畅,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部、合同部等开展联合调查存在难度,不能做到对问题的深入了解。而在处罚决定的履行过程中,对处罚的效果跟进不及时,不能保证处罚决定的切实执行。纪检部门缺乏有效的支持力度,使得在组织监督工作的开展中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党委领导干部或平级部门进行相应的监督工作时,不能有效的发挥监督职能,对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和调查,不能形成有效的组织监督效果。2.3执纪队伍能力不强
打铁还需自身硬,忠诚、干净、担当是对纪检队伍的素质要求。当前党组织的反腐力度不断提升,对纪检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强,纪检人员不仅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还要在实践中熟悉运用党的法规政策,严谨规范、高效的开展监督执行问责工作。为深入廉政建设,不少企业在改革过程中,设立纪检组织,任命专兼职纪检干事,但一些纪检人员的理论积淀不够,纪言纪语不熟,业务能力欠足,办案手法单一,规范程序不明,发现问题片面,处理能力较弱。同时,纪检组织监督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能对工作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严重影响工作效果的提升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容易影响纪检工作效率,不能实现职能的高效履行。[1]
3新时期落实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组织监督责任工作的建议
3.1加强企业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企业党组织要加强对纪检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利用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将纪检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有效提升加强党组织的廉政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促进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通过对党员群众的思想教育,提升纪检部门的权威和公信力,为纪检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群众基础,通过与基层职工群众的沟通交流,对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重点跟进,形成高效的信息渠道,推动监督工作的科学开展。党组织要充分整合纪检工作资源,结合企业的管理经营实际,制定科学完善的纪检工作制度,明确纪检监督工作职能,对纪检部门提供强力的支持,保障纪检工作能够起到实际效用,对企业的管理运行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党组织要加强对纪检工作人员的教育,使工作人员能够坚定政治立场,提升工作责任心,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2]
3.2夯实纪检工作机制。企业纪委要结合企业的性质,制定完善的纪检监督机制,对企业管理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监督。首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横向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参与监督调查工作,纵向联动上下级纪检组织深入开展监督检查,强化监督队伍,全力发挥监督作用。其次,要明确监督对象,梳理企业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工程的廉政风险点,并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管理运行过程的监管。再次,纪检工作人员要积极深入到生产管理一线,及时了解政策和管理的执行落实情况,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对问题主体进行及时的调查,对相关监督对象形成客观的评价,协调各个职能部门进行违规问题的处理。同时,纪检部门监督职能的实现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形势,进行相关管理活动的效能监察,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为监督工作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持,对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有效提升纪检工作效率。
3.3创新纪检组织监督形式。纪检组织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结合纪检工作的实际环境,进行监督工作形式的科学选择,积极学习先进的纪检工作思想,利用先进技术,对纪检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实现监督职能的高效实现。积极利用网络渠道,进行廉政教育宣传,提升企业整体的遵纪守法意识,加强与职工群众的沟通,及时收集问题线索,有效实现监督职能。
3.4加强纪检队伍建设。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企业纪委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纪检干部队伍。纪委要积极寻求党委的支持,选派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的人充实到纪检队伍当中,在选人工作中注意专业结构的搭配。在日常工作中,持续提升纪检队伍的业务培训力度。上级纪检组织要加强对纪检新兵的业务指导和要求,通过以案代训、交叉执纪等方式帮助纪检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经验,锻炼成长,提升纪检团队力量,保障企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4结语
国企基层纪检组织要充分认识到纪检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转变传统工作思想,创新工作形式,推动监督职能的高效实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蘅.国企基层纪检监察有效履行监督责任的实践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180-180.